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師即研究者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教師即研究者


教育Wiki

教師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

所謂「教師即研究者」是指學校教師將教學本身視同「實驗」的過程,將「教室視為課程實驗室」,並將「課程」當作是一種「研究假設」,強調學校教師具備反省批判能力以考驗並鑑定課程教學實驗的測試結果。這種課程發展是不同於要求學校教師必須將外來的成套課程規範要求,轉化為與外來的課程規範要求一致的教學實務之「課程實施」。
「課程」是界定在可以讓學校教師根據其本身的教學反省、教育理解、教室教學行動等教育實踐行動,以引導教育行動的解構與重新建構之人文社會學科知識範疇。「課程發展」是一種學校教師利用研究,以作為改進教師教學的根據,學校教師運用「研究本為的教學」知反省思考,將教育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育行動。
因此,在「課程發展」過程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的藝術家,而「課程」便是學校教師從事教育藝術工作的行動媒介,學校教師透過「課程」的行動媒介,進行有關知識、學習、教育本質之學習。在「人文課程方案」當中,學校教師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史點豪思利用「教師即研究者」的研究發展途徑,以進行實驗學校的課程發展,史點豪思並進一步鼓勵參與「人文課程方案」的學校教師,希望參與此項課程改革的學校教師,能將「課程」視為有待學校教師於教室情境當中加以實地考驗的一組「研究假設」。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教師即研究者
英文關鍵字:teacher as researcher
參考資料
蔡清田著。課程改革實驗。2001年初版。頁99-100。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