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敦煌曲子詞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敦煌曲子詞


教育Wiki

本世紀初,大量五代寫本被發現于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隨之而重新問世的唐五代民間詞曲,或稱為敦煌曲子詞,或稱為敦煌歌辭。它們是千年詞史的椎輪大輅,內容廣泛,形式活潑,風格繁富,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濃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詞興起于民間時的原始形態。

敦煌曲子詞是唐代民間詞。詞起于唐盛于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等人都有不少名詞佳作傳世。而唐代文人詞是受了民間詞的影響而興起的。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甘肅敦煌莫高窟(即千佛洞)石室裏發現了大量唐五代人手抄本,其中有若干民間作品曲子詞。早的約在唐高宗開元年間(714—741年)題材多樣,反映生活面廣,風格樸素清新,近入輯有《敦煌曲子詞集》,收詞160多首。有“菩薩蠻”、“鵲踏枝”、“浣溪紗”等詞牌。


敦煌曲子詞的題材相當廣泛,除去抒寫男女愛情的以外,反映的社會面正非常廣闊,特別是對商業城市的生活面貌,反映得更是極為鮮明。如妓女的痛苦和願望,商人的生活,歌妓的戀情,旅客的流浪,乃至戰爭的苦痛,征人離婦的哀愁,淪陷邊區人民的愛國思想,黃巢起義的事等等,都表現得真實,富有現實意義。在寫作技巧上,表現思想感情率直真摯,曲折深細,用語素樸尖新,生動通俗,形成了一種清新爽朗的民間文藝特色。自然,另外也有些作品在藝術上是較粗糙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