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整點教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整點教學


教育Wiki

整點教學(O'clock teaching)

目錄

單元目標

排出事件的先後順序

首先須認識時鐘上1到12的數字含意,因此學生須了解到數字之間的先後關係,或者可利用事件的先後步驟來引導時鐘
上數字的概念,舉例而言,可藉由生活作息來引導,七點起床,八點吃早餐,九點數學課等等依此類推,讓學生了解到一
天當中事情的先後順序。

認識時鐘

此步驟是希望學生能順利讀出時間,並且了解每個整點所含的意義,因此需要完成此目標,必須指導有關長針、短針、
秒針等等概念。

對照數字鐘與時鐘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還有數字鐘,因此學生了解整點之概念後,可將時鐘轉換為數字鐘,讓學生了解數字鐘的表示方法。
因此當學生看到數字鐘上顯示6:00時,學生能順利輸出六點。

撥出時刻

學生可運用語言順利讀出幾點後,即可反向操作,引導學生在時鐘上撥出指定的時間,舉例而言,老師可告訴學生一個
時間,如7:00,讓學生於教學用的時鐘上,將長針移至12,短針移至7的位置。

(註1)

教學步驟
1. 認識1至12的數字。
2. 認識時鐘上的長短針,並且知道長針為分針,代表幾分,而短針為時針,代表幾點。此步驟中先不進行秒針教學,以
免讓學生搞混。
3. 可順利撥出幾點鐘的時間,此階段中可先以整點為主,先讓學生熟悉一至十二點。
4. 了解整點概念後,可提供數字鐘與石中的相對照,讓學生能順利兩者之間的轉換,並且熟悉其表示方法。
5. 加入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概念,因此學生可進一步了解,八點鐘有兩個,一個為早上八點另一個為晚上八點,
依此類推。
6. 了解一天當中共有24小時,而短針走一圈代表12個小時,如此一來再引導出一天當中短針總共會走兩圈,因此驗證
上方的每個整點會經過兩次,有早上八點以及晚上八點等概念。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整點教學
英文關鍵字:O'clock teaching
參考資料
註1蔡秉燁/著。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2007年初版,頁109~111。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