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教學原則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數學教學原則
教育Wiki
數學教學原則(Teaching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目錄 |
前言
- 數學在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因此數學也是人類最有用的知識之一,不管是在購物、報稅,或者對於外太空的科學計
- 算,甚至到預測未來的國家發展等等,皆需運用到數學的知識。因此從小即被教育數學的基本觀念,而以下我們將探討在
- 教導數學時的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
激發兒童興趣
- 還在兒童時期的學生,需要其有效吸收數學的相關知識,則必須激發起兒童的專注力以及興趣,而其方式可透過一些日
- 常生活的舉例,或者生活當中常遇到的問題,來誘發出孩童的學習動機。舉例而言,當教導兒童四分之三的概念時,將可
- 導入生活中的例子,如爸爸買了一塊披薩,家中有四個人每個人吃一樣的分量,爸爸媽媽以及孩童總共吃了多少的披薩
- 呢?利用此例子,將可使學生腦中有想像空間,使得其能輕鬆記得分數之涵義,以利教學之達成。
教學順序由具體到抽象
- 在教學中,語言或者圖畫只是一個單純的符號,如用來代表大家所認同的事物,那其語言或者圖畫才有意義,因此在教
- 學過程中,應先指導具體的學習經驗,例如讓孩童手動來操作,以利了解符號的涵義,接著再進入到半具體的學習經驗,
- 如讓孩童用眼來觀察,使孩童能把具體事務與符號相對應起來,最後則到抽象學習經驗,也就是單純運用符號來解釋符
- 號。雖然具體學習對幼小孩童學習上最有效,但抽象思考方面才是我們最終的教學目標。
教材須配合兒童心智發展
- 需要以學生的年齡層級,來教導適合的數學內容,如此才能使學生循序漸進的扎好基礎,並一步一步邁入抽象且困難的
- 數學問題之中。例如在國小階段學生只學習到正數的部份,而進入國中時期則開始教導負數的概念,到高中階段時,則會
- 進一步引導非實數的數學觀念,在有系統的教學方式下,將使得孩童建立起完整的數學觀念。
(註1)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數學教學原則
- 英文關鍵字:Teaching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參考資料
- 註1劉秋木/著。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1996年初版,頁28-36。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註2 John A. Van De Walle/著,張英傑、周菊美/合譯。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2005年初版,頁6-7。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