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文化
詞條名稱:文化
教育Wiki
目錄 |
定義
- 文化(culture)源自拉丁文「colere」,本意為栽培或耕種土地。泛指社會成員所共享的經驗與態度,以及指導其行為的信念、價值觀、道德觀、行為規範及表達符號。(Goodman,1992) (註一)
文化的社會生成
- 指文化的產生不是自然界演化結果,是人類因應生活需要或滿足自身需求而創造。最廣義的定義──「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或最狹義的界定──「文化是一種符號系統」都含人為構作(man-made)的成分。(註二)
構成要素
- 根據社會學家的觀點,文化的組成包含以下內容:
- 一、價值(value)
- 一套社會或團體界定何謂理想原則的抽象標準,是社會成員信守並加以維護和實踐的原則。例如:自由、民主、人權、公義,由於高度抽象而廣被接受。
- 二、規範(norm)
- 規範(norm)在社會的定義中是「一組社會規則,以區分在特定情境中某種行為是否適當(appropriate)。」是在特定情境下該如何作為的特殊文化期待。常見的規範有:民俗、民德、禁忌(taboos)、法律、獎懲(sanction)。孫末楠(W. G. Sumner)提出規範、民俗、民德等概念,民俗(folkways)是符合某團體習慣的一般行為標準,例如具有文化特質的穿著、飲食習慣。民德(mores)是控制道德與倫理行為的嚴格規範,例如法律條文、宗教教條。
- 三、語言(language)
- 是一組符號根據規則所組成有意義的溝通系統,例如:英語、西班牙文、象形文字。
- 四、符號(symbols)
- 社會成員共同接受的行動或對象的表達方式,為約定俗成的產物。(註一、二)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文化
- 英文關鍵字:culture
參考文獻
- 註一:彭懷恩。社會學(概要)Q&A。台北:風雲論壇。p.82-84
- 註二: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p.26-44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