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斷頭將軍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斷頭將軍


教育Wiki

斷頭將軍

目錄

出處

三國.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旣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泝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于成都。益州旣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以飛領巴西太守。

故事

曹操佔領了荊州,劉備去投奔江南。曹操率領數萬騎兵追了一日一夜,追到當陽長阪橋。在危難關頭,張飛帶著二十多騎兵拒後。張飛在橋上橫槍躍馬,喝道:「我是張益德,誰敢上來決一死戰!」曹操大軍沒有一人敢上前的。

劉備入川時,張飛在江州攻破巴郡,活捉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對嚴顏喝斥道:「我的大軍到了,你為什麼不投降,還敢抵抗?」嚴顏說:「你們沒有道義,奪我州郡,我州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大怒,令推出砍頭,嚴顏面色不變,便往外走便回頭罵道:「匹夫!砍頭便砍頭,也用不著發怒!」張飛覺得嚴顏有骨氣,就把他放了,並向他道歉,嚴顏感其恩義,才投降。

「斷頭將軍」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解釋

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軍。

詞義

相似詞

寧死不屈

相反詞

卑躬屈膝

例句

現在這個社會,願做斷頭將軍的人已經不多了,大多數人都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資料來源

明慧學校,斷頭將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