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族群屠殺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族群屠殺


教育Wiki

族群屠殺(Genocide)或稱為種族屠殺(ethnic cleansing),係指處於相同或鄰近地理區域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族群之間,其中較為強勢的族群因文化偏見、歧視以及資源競爭等因素,而刻意將一個或多個較為弱勢的族群透過人為分化、具計畫性且有系統的對一地之特定人種、民族等團體進行全面性或局部性滅絕之行為,以控制、掌握大多數的資源。註1

目錄

近代歷史上較著名之族群屠殺事件

猶太人大屠殺

猶太人大屠殺是指近代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稱納粹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施行的種族屠殺,在此次事件中德國人將猶太人聚集於集中營中,以殘忍的手段屠殺了高達六百萬的歐洲猶太人。除此之外,德國納粹亦對其他與其政治意見相左的團體、個人(如:同性戀者、蘇聯戰俘等)進行屠殺。

盧安達大屠殺

盧安達大屠殺係指1994年發生在非洲中部的盧安達內戰,是當地胡圖族政府軍與圖西族愛國陣線間的武力衝突,是為一場具有組織性的種族大屠殺。在過去盧安達政府對圖西族長期施行種族歧視相關政策,促使兩族群間的產生隔閡、裂縫,而在1994年4月時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總統遭到暗殺,進而造成盧安達國內族群對立激化,胡圖族人開始大規模屠殺圖西族人,直至圖西族人領導的軍隊贏得了這場內戰並開始掌權時,大屠殺才被制止,而在此衝突中估計高過百萬人因此而遇難、犧牲。註2

參考資料

註1: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

註2: 葉心慧著,《千丘之國.百日之屠:盧安達的鎮靜與驛動》,來源期刊:經典,卷期:民95.06,頁次:頁54-77。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