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早期療育運作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早期療育運作


教育Wiki

早期療育運作(Early intervention operations)

目錄

定義

特殊幼兒及其家庭的需求往往是具有多面性的。他們常需要來自於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不同單位的協助。提供整合、協調的早期療育服務已是當今的趨勢。因此,相關的專業服務團隊如何有效的整合運作,一直備受關注。

內容說明

目前常見的專業團隊合作的模式,大致可分為多專業團隊模(multidisciplinarymodel)、專業間團隊模式(interdisciplinarymodel)、與跨專業團隊模式(transdisciplinarymodel)三種類型(Bagnato, Neisworth & Munson, 1997)。茲將這三種專業團隊合作模式分別說明於後:

(一) 多專業團隊模式

多專業團隊模式的特點,是每一個專業人員運用其專業特有的程序與觀點,分別參與早期療育的服務。因此他們多各自獨立作業、自行進行評量、決策、與提供療育服務,彼此之間少有聯繫與互動。本模式的整合層次雖不高,但機構若具備良好的制度,不同專業間具有共識,相關書面資料齊備,且可提供特殊幼兒各方面的需求時,則此一模式仍有運用的價值。

(二)專業間團隊模式

在專業間團隊模式中,每位團隊成員以成對(如物理治療師和 語言治療師)或三個以上的成員為小組,跟家長及其他專業人員合作,以進行評量與療育的工作。持續相互對話與合作即是專業間團隊模式的特徵。在這種模式的運作中,各專業小組可自行完成自己的計畫目標,惟須定期召開討論會,相互分享資料,以尋求專業間的共識,因此較為費時。然專業人員只個別對特殊幼兒家屬負責,似較適用於年齡較大及非重度發展障礙的嬰幼兒。

(三) 跨專業團隊模式

在跨專業團隊模式中,特殊幼兒的父母和一位專業人員實施全部的評量(含對特殊幼兒及其家庭)。通常透過遊戲對特殊幼兒加以評量。其他(非主要)專業人員則扮演顧問的角色。跨專業團隊模式的特色,即是所有相關專業人員與特殊幼兒的父母雖然角色各異,但他們整體就是一個團隊。透過這個團隊的共同討論以形成共識,他們共同決定特殊幼兒的早期療育方案。這樣的決策方式,似比較容易從事評量資料與療育目標的整合。跨專 業團隊模式的執行,常由專業團隊中某一成員擔任召集人,而由召集人推動執行早期療育方案。此一模式多適用於年齡較小、以及發展問題比較單純的兒童。前述三種專業團隊合作模式可謂各具特色。吾人若就評量、家長參與、擬定個別化服務計畫、計畫實施者、責任歸屬、成員間溝通管道、哲學理念、與人員訓練這八個層面再加比較。專業團隊合作模式雖各有不同的特色,但專業團隊合作模式的選擇,筆者以為似深受專業機構的規模、專業人員的信仰、家長的態度、特殊幼兒需求的性質、資源的多寡、社群文化等因素所影響。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早期療育運作

英文關鍵字:Early intervention operations

參考資料

何華國著。特殊幼兒早期療育,頁151-154。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