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時刻計算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時刻計算


教育Wiki

時刻計算(Measuring of time)

目錄

教學目標
在教學時間上除了讓學生會讀時鐘之外,學生也要會計算經過的時間,而在計算時間上與一般的加減法不同的是,其一
小時等於60分鐘,因此借位減法時,學生容易犯此類的錯誤,因此需要特別介紹時刻計算的方法。另外,也應了解日和
時的合成與分解問題,以及時和分的合成與分解問題,如此才可活用此三者間的計算方式,並讓學生了解日、時、分三者
的觀念。而在教學上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可提供直式加減的計算方式,即為將時對齊時,分對齊分依此類推,如此才不易
出錯,而計算出真正的經過時間。(註2)
時刻加法
此類問題中,學生最容易忽略的是加完後的進位關係,舉例而言,當一小時40分加上三小時50分時,其對位加法後的
結果為四小時90分,初學者會以此作為最終答案,但在實務中並不會有人依此來表示時間,因此需進行特別的進位關
係,即將90扣除60後,其小時數則加一,最後結果則為五小時30分。而在日與時的計算上,其進位為每24小時則進位
一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先標示時間之間的關係,在進位上才不易出錯,舉例而言1日等於24小時,1時等於60
分,1分等於60秒。(註1)
時刻減法
在進行時刻減法時,最需注意的也是借位的問題,學生容易以基本的數學方式,利用100去扣除時間,但事實上應借位
而用60去扣除時間。舉例而言,兩時扣除一小時20分,應向小時借1,利用60去扣除20後,因此答案為1時40分,此才
為正確之解答。了解上述概念後,老師可提供許多練習題目,讓學生做充分的練習,大量練習之題目,可看出學生觀念是
否正確,並且如有粗心的現象,也可即時糾正學生觀念。(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時刻計算
英文關鍵字:Measuring of time
參考資料
註1蔡秉樺/著。促進理解的認知學習:國小數學學習地圖,2007年初版,頁368~370。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註2 John A. Van De Walle/著,張英傑、周菊美/合譯。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2005年初版,頁624~627。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