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不足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智能不足
教育Wiki
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
目錄 |
智能不足的定義和特質
- 「智能不足」的定義是指兒童於發展時期產生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常態,並且常伴隨有「適應行為」(adaptive behavior)的缺陷。因此,界定智能不足的兩要件是智力低於常態和適應行為缺損。
- 若依教學的需要來分,則可分為「可教育性」、「可訓練性」及「養護性」等三類。一般而言,「可教育性」與輕度智能不足相近,「可訓練性」則與中度相近,而「養護性」與重度以下的智能不足相仿。
- 在認知發展方面,若根據皮亞傑對人類認知發展的分類,則輕度智能不足者所能達到最高階段是在具體運作期,而中度智能不足者是止於前運作期,至於重度以下智能不足者的發展是止於感覺動作期。
- 在語言能力發展方面,智能不足者在常用字彙、文法規則的理解皆比正常兒童遲緩,且多數有說話、構音方面的缺陷。
- 在歸納能力、推理能力方面他們比正常兒童差,並且不善於思考和概念化。
- 在注意力方面也有缺陷。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心,注意廣度較窄。
智能不足兒童的教學策略
- 在教學上除了注意其個別差異的特性外,通常可以採用下列策略:
- 1.調整教學時間和教材份量
- 2.調整教學主目標,細分成連續性的次目標
- 3.教學過程單純化
- 4.善用文字或口頭提示(prompts)
- 5.應用複述(rehearsal)和過度學習(overlearning)策略
- 6.避免太多學習刺激
- 7.應用增強和回饋原理,提供成功的學習經驗
- 8.加強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和適應行為的培養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智能不足
- 英文關鍵字:mental retardation
參考資料
- 林寶山著。教學論,1991年初版,頁316-317,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