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智能障礙兒童的身心特質
教育Wiki
「智能障礙兒童」一詞並無法代表這些個體均屬同一性質;該群體的「個別間差異(inter-difference)」和個體之「個別內在差異(intra-difference)」(即個體內在優弱勢之表現)仍大。不可否認地,智能障礙者在認知發展確實有顯著障礙,並影響其在生活自理、動作發展、溝通發展、社會或情緒發展、學業能力等之顯著困難,而實務上所遇到的智能障礙者,在愗些領域也確實有某些能力等之顯著困難,而實務上所遇到的智能障礙者,在某些領域也確實有某些優勢表現,以下概要從智能障礙兒童的生理、學習、社會及行為等三方面來看。
目錄 |
1. 神經系統:有些智能障礙兒童係因為發展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傷,以致於失去特定的功能或技巧,或導致日後的成熟速度落後。另外,腦傷會增加兒童併發癲癇的風險,一但腦部常有不正常的放電動作,便會使腦部遭到進行性的破壞。一般多服用抗癲癇藥物(anti-epileptic drug)
1. 專注力:常有不專注的情況,表現在持續性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分散性注意力及注意力廣度的缺陷。
2. 記憶力:在短期記憶上顯著較一般人差,但長期記憶部分則和一般人相似。
3. 3.學習策略:屬於較被動的學習者,同時也缺乏學習的策略,無法挑取學習材料的重點,統整能力較差,也不善於組織學習材料。
1. 溝通能力:智能障礙者在溝通的接收和表達上較一般人低落,其在溝通表達的內容、流暢度、溝通維持即修復溝通中斷的策略不足。有些僅能以簡單句、單辭或非語言來進行溝通。
中文關鍵字: 個別間差異、個別內在差異、抗癲癇藥物
英文關鍵字: inter-difference、intra-difference、anti-epileptic drug
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147-150,華書局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