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有效教學論
教育Wiki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 )
目錄 |
有效教學的定義,依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與文獻探討,涵蓋幾個面向,分別是「合規範性」、「明確性」、「多樣性」、「成功比率」、「全心投入」、「任務取向」
- 1.有效教學必須是合規範性的(normative)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歷程中,能合價值性、合認知性、自願性等規準。並且能充分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換言之,教學效能是教師瞭解教學內容的結構與實質、學生本身的特性、熟悉各項學習原則的運用,透過教學策略的應用,以合乎各種規準的活動程序,使教學活動的進行更順利,提昇學生的學習效果。
- 2.有效教學必須有明確性(clarity)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教學活動有系統、符合邏輯性、講述內容和目標明確清楚。教師能有效地應用教學的心理學原則,產生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進而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從溝通單元目標,有系統的呈現訊息、避免模糊不清、檢查學生瞭解情形、提供練習和回饋進行有效的教學。
- 3.有效教學必須是多樣性的(variety)
有效的教學行為必須符合教學活動本身的特性,以多樣性的活動和經驗呈現,並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歷程中,使用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應該富變化,以及多采多姿。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運用一連串多樣複雜邏輯的策略行動,改變學生的行 為,達成教學目標。
- 4.有效教學必須提昇學習成功的比率(success rate)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昇學習者的學習成就,並達成預定的教育目標。有效的教學是教師運用各種技術,如有效地教導教材的知識、有效地師生溝通、良好的教材組織能力、有效激勵學習動機的能力,和藹可親的態度、良好的教室管理技巧等。教師投入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課程內容學習成功而獲得滿意的成果。
- 5.有效教學必須是全心投入的(engagement)
有效的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能適時地掌握教學的各種因素如提示、參與、修正回饋、增強的教學效果大小。在從事教學工作時能設定一些教學改進目標、實施、檢討與反省、再實施等過程,以加強本身的教學能力。教學效能指的是教師準備教學及實際用於教學的時間,以及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其次,教師也要能瞭解隨時自我進修和研究,才能提供學生最佳的學習內容和機會,以增進教學效能。
- 6.有效教學必須是任務取向的(task-orientation)
有效教學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教學績效責任制,講求教學方法,熟悉各類教材,激勵關懷學生並追求教學的成效。在教學歷程中,教師的教學努力認真,關心並引導學生達成預定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應該清楚講述教材、回答學生所提的問題,以和藹可親及專業化對待學生、教學準備充分等使教學活動通順流暢。綜合上述論點,有效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有效運用各種策略,使學生在學習上成功、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追求優異的教學活動實施、課程與教學實施、教學評量實施成效,以達到預定的教 學目標。有效的教學本身具有規範性、明確性、多樣性、提昇學習成功的比率、全心投入、任務取向等特性。(註一)
中文關鍵字:有效教學
英文關鍵字:Effective teaching
1.林進材/著。教學論,頁15-17。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