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有限理性模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有限理性模式


教育Wiki

有限理性模式

目錄

定義

在賽蒙的行政行為此書當中,提到了關於行政決定的一段說明:概括地說合理性所包含的是共通方案與較佳行為的選擇,且以某些價值系統來表達,以便評估行為模式的結果。但是其中特別提出了,所謂的無限理性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說不可能有最完美的方案,符合一切邏輯的方式是無法實際實行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能夠執行的方案,不過就是較為滿意的方法。

駁斥純理性的觀點
1. 首先關於理性模式的實施過程,尚未涵括了沉澱成本的可能,因此在執行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挑戰及困難,所謂沉澱成本即是過去的事物已經形成,要徹底免除存在的意義有其困難性以及成本之考量,例如:當以購買了大量的器材,訂下了完善的規定,突然發現轉行會更好的時候,人們通常不願放棄那些已經完成的事物,因此寧願保持固有的過去。
2. 在決定的過程中,理性模式強調的完全資料之掌握,會受限於資料不完整性的事實所限制,而無法徹底掌握確切的優劣。
3. 所採取之資料多為過去所留下,未能真實的表現未來的狀態,因此有決定上的困難。
有限理性之修正

根據上述幾項主要的困難,此時賽蒙提出了所謂的滿意模式,認為決定之考慮,並非是完美的決定,而是滿意的決定,在未能充分展現理性的狀態下,決定所能做到的即是不完美但滿意的結果,因此同為理性過程,但不強求做到盡善盡美的分析,而是透過有限的理性評估之後,尋找一個滿意的答案。

關鍵字
中文:有限理性模式
英文:satisficing model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基(2001)。學校行政新論,頁86-87。師大書苑。
註2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頁106。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