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朦朧詩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朦朧詩


教育Wiki

朦朧詩是醞釀於文革期間,1970年代末開始正式出現於文壇的一種文學思潮,主要得名於當時官方媒體對其作品「晦澀」、「朦朧」的批評。最初以地下刊物《今天》為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朦朧詩是個人主義對文化單一與平均化現象的反思。

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包括北島、顧城、江河、楊煉和舒婷。

北島創作於「文革」後期的短詩《回答》是第一首公開發表的「朦朧詩」作品,刊載在1979年3月號《詩刊》上。一部分朦朧詩最後在1985年以《朦朧詩選》的書名發表,後來人們在習慣上將這一時期發表的這一類民間現代詩歌稱為朦朧派詩歌。北島與芒克在1978年創辦了《今天》詩刊,發表了一批優秀的朦朧詩作品,所以也有人將朦朧派詩歌稱為今天派。

朦朧派詩歌普遍使用以意象表達思想內容的手法,反映對社會和人性的追求和反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