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未竟事務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未竟事務


教育Wiki

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siness)

理論依據

完形治療法(Gestalt approach)以存在主義與現象學為基礎,滿足需求是個體的本能,但經歷滿足的過程中若發生干擾,就會產生未竟事務。

解釋觀點

完形心理學解釋未竟事務包括兩個觀點:一是「形與景」:個體產生需求,自「景」中凸顯成為「形」,需求一直未獲滿足,於是「形」無法退回「景」,阻礙完形的流動;另外「現象場觀點」認為個體產生需求並與環境接觸,能量大量流向系統內需求產生處,此過程中受到干擾,導致需求未獲滿足,能量便不斷淤積於該處,破壞系統內能量的流動與平衡。未竟事務即是「形象和背景」無法流暢進行「接觸一退回」的過程,指過去未完成的經驗,當影像從背景中浮現時卻未被完結、未被覺知的情緒,存留在個人的心中(徘徊在背景中)。


個體缺乏覺察、害怕碰觸生命中不願面對的部份,通常與逃避有關。阻礙個體成長與改變的,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愧疚、罪惡、被拋棄等---明顯存在記憶裡但卻未曾表達的(亦常為負面而強烈的)情感,往往與某些特殊、鮮明記憶或想像連結一起。於是這些明顯留在記憶裡但內心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或未能表達出來的情感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徘徊,置於個體之中並渴望獲得滿足,因此影響到個體當下與環境的接觸,更在不知覺中進入現實生活,以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藉由許多方式浮現,妨礙自我與他人相處。


健康的個體能與環境發生良好的接觸(例如覺察、行動),充分發揮功能以滿足需求,使其自覺意識焦點(形象)的經驗能和背景的經驗保持流暢的轉換。若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長久成為個體意識的焦點(形象),個體愈會被過去束縛使其耿耿於懷。蘊藏在潛意識中糾結纏繞的未表達情感、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獲滿足的欲求,隨時可能不自覺地介入當下的意識活動,妨礙意識與自我及外界環境與他人的溝通和接觸,並終至以逃避體驗時可能的痛苦,而不願做必要的改變,不能突破僵局也阻礙成長的可能性。


未竟事務將會一直持續存在著,直到個體妥善面對、處理予之處理後才算「完成」。若累積到相當強度時,個體陷入偏激、苦悶狀態,以及自我打擊無法自拔,也容易發生偏差或異常行為(例如心神不寧、強迫性行為、過分拘泥、壓抑自我表現與自我摧殘、疲勞、注意力散漫、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破壞等不滿足模式)而無法充分意識「當下」。

參考文獻

呂勝瑛(2008)。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五南。

李茂興譯(1997)。諮商與心理治療 -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Gerald Corey原著)。台北市:揚智。

柯順議(2004)。完形治療模式觀點之國小父母效能訓練方案設計。2009年8月15日,取自: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2期,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2/42-18.htm

修慧蘭等譯(2005)。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7 th edition(Gerald Corey原著)。台北:雙葉。

張嘉莉譯(2000)。波爾斯─完形治療之父 Fritz Perls(Petruska Clarkson原著)。台北市:生命潛能。張嘉真、楊廣學(2006)。作文教學與敘事治療。台北市:五南。

趙秀琴(2004)。深層溝通技術應用於成人心理健康諮商效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