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李春生
教育Wiki
李春生(1838~1924),清末以買辦起家、日治時期與官方合作,極富影響力的豪紳。
目錄 |
廈門歲月
道光17年(1838)李春生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廈門,由於廈門又名鷺江,因此李春生常以「鷺江李春生自稱」。(註1)
李春生的父親以渡船為業,家境貧寒使得李春生不得不中輟私塾學業幫忙家計。住在因南京條約開放而浸染歐美文化的廈門,李春生在14歲時跟著父親信奉基督教,此後基督教義成為李春生重要的人生哲學,對他影響深遠。也由於與教會人士接觸頻繁,李春生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對他往後遊歷各地、經商都發揮了作用。
20歲的李春生在廈門英商怡記洋行擔任買辦,從事西洋貨物與茶葉貿易,後因太平天國危及廈門,透過老闆的推薦輾轉來到臺灣。(同註1)
臺灣經商
咸豐5年(1866),李春生來到臺灣後,跟隨寶順洋行的杜德(John Dodd)經商,從事茶葉和樟腦出口。杜德可說是早期推廣臺灣茶葉的重要人物,他從福建安溪引進茶種栽培。李春生原本為洋行租了一間位於艋舺的店面,卻因為艋舺人排外轉至大稻埕。剛好當時艋舺港口因為淤積功能漸失,李春生因此建立了往後大稻埕茶葉重鎮的地位。
在寶順洋行休業後,李春生轉任英商和記洋行(Boyd & Co.)總辦。他平日就有閱讀西洋書報的習慣,瞭解世界潮流與國際大事。他認為中國的自強運動不得要領,應該借鑑日本明治維新,在牡丹社事件後更主張應該自臺灣開始全盤改革。他對於公共建設也十分熱心,光緒4年(1878)捐款並督造臺北城,之後更由於督造鐵路(基隆─新竹段)獲清廷「敘五品同知,加賞戴藍翎」及其他頭銜。
日本時代
光緒21年(1895)日軍登陸接收臺灣,官紳陸續潛逃、臺北城治安混亂、人心惶惶,為了儘早恢復秩序,李春生召集士紳商量,決定迎請日軍進城。初期臺灣社會反抗不斷,經常發生藉事擾民的事情,李春生也邀請臺北地區紳商成立「保良會」、「大稻埕工商公會」幫忙維持治安。因為種種對日本當局的協助,明治29年(1896)與辜顯榮一同獲頒勳章,隔年獲頒紳章,並出任台北縣參事。(同註1)
李春生縱橫商場,財力僅次於板橋林維源,為人卻不吝嗇,多次捐出土地與金錢資助教堂與賑濟,現存的大稻埕長老教會禮拜堂與濟南長老教會都受他貢獻良多。大正12年(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來臺,特地安排為當時86歲的李春生敘勳。翌年李春生去世,送葬隊伍多達五百多人;後代子孫輩為了記念他,特別興建「李春生紀念長老教會禮拜堂」,位於今天的貴德街。(註2)
李春生身為基督徒,除了熱心傳教、協建教堂,也有頗多關於基督教義、哲學的著作,例如《天演論後集》、《主律新集》、《主律後集》、《民教冤獄》、《東西哲衡》...等。
- 「一人之力有限,合國之才無窮。」
- 「讀書所要,不但審問、慎思、明辨而已也,貴在展卷如臨敵,切磋如對壘。」
註1. 莊永明,《台灣百人傳》(臺北:時報,2001),頁24~46。
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192~199。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90。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