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李賀
教育Wiki
目錄 |
李賀(790年-816年)生於貞元七年,卒於元和十二年,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是著名的唐朝詩人,被稱為「詩鬼」。李賀是唐朝宗室鄭王后裔,但家道已經沒落。因為他的父親名叫晉肅,和進士音近,一些妒忌他才華的人就以避諱為理由阻止他參加科舉考試。好友韓愈激於公憤,為之作《諱辯》曰:「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李賀在長安當過三年奉禮郎的小官,後辭官回昌穀,有一陣子依附潞州張徹作幕僚。由於身體不好,27歲就病逝了。
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懷才不遇的苦悶,風格幽冷淒婉。他喜歡用「死」、「血」、「鬼」、「泣」這類字眼,驅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現驚人的想像力。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李賀的詩可以分成四部分一、 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早年家居昌穀,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徵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瞭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諷刺唐朝宮廷酣歌宴舞,夜以繼日的佚樂生活的,如《秦王飲酒》;隱約反映宮廷事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批判憲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侖使者》;反對藩鎮分裂所造成的災禍和歌頌削平藩鎮叛亂的,如《猛虎行》、《雁門太守行》,這是李賀詩最重要的部分。
二、個人發憤抒情。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的消沉情緒,但如《崇義裏滯雨》、《贈陳商》、《浩歌》、《致酒行》、《春歸昌穀》、《南園》其五等篇中,反映了在官時的生活感受,對“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的不滿,表現了“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但又不甘沉淪,發出“世上英雄本無主”,“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雲”的豪言壯語,滿懷著“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這又是李賀詩思想感情基本的一面。而在《日出行》、《苦晝短》、《天上謠》、《夢天》、《相勸酒》、《官街鼓》等篇中,則表現了悲慨時光迅速、人生短促的消極一面。
三、寫神仙鬼魅的題材。李賀是一個青年詩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現的“死”字卻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反映了他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將進酒》),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無可奈何的心情四、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鬍子觱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像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讚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穀北園新筍四首》,借詠筍以讚美青春的活力;《馬詩二十三首》,借詠馬以反映現實政治,抒發作者的憤激心情。後兩組詩並且運用了李賀不常用的絕句形式。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而像《美人梳頭歌》一類作品,則暴露了作者對貴族婦女生活的欣賞態度。。
- 本詩集以《全唐詩》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李賀詩歌集注》中的 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為校本,
共編入一百七十六題,二百四十三首。李賀存世之作,古本只四卷,二百一十九首。逸詩二十三首編為外卷,內多偽作,其中《白門內 》與卷四《上之回》重文,刪去。補遺二首見郭茂倩《樂府詩集》,似皆後人擬作。 另有《錦繡萬花谷》、《海錄碎事》所引斷句數則,尤不類,故棄而不錄。
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彙》),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穀集注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資料取自於網路》
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27063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