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林亨泰
教育Wiki
目錄 |
生平
筆名亨人、桓太,1924年12月11日生於台灣當時為「台中州北斗郡北斗街」的外祖母家。年少時常陪伴母親去外祖父墳前祭拜,墓碑上除外祖父名字還刻上了「詩人」頭銜,對林亨泰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覺得「詩人」是一個偉大而特別的稱呼。
林亨泰十四歲準備投考台中一中前夕,母親因難產辭世,由其〈死去母親的幻影〉一詩可看出母親的辭世對林亨泰的衝擊。加上父親在百日內續絃以及繼母的別待遇,在林亨泰的性格留下至深的影響:沈默、不善言詞,卻對文學與沉思默想有著極大的喜愛。
高中時期的林亨泰對日本以及歐美的現代派都有涉獵,對日本詩的興趣轉向昭和初年的現代詩人西脇順三郎等人的作品,對「新感覺派」的橫光利一、川端康成的作品亦相當喜愛,這些都成為他五○年代以後詩論建構和創作的養分。十九歲的林亨泰開始嘗試新詩創作,因對作品不滿意故幾乎散佚,只留下〈夢〉、〈影子〉幾首收錄於《靈魂の產聲》。二十二歲時考入台灣師範學院博物總本科(今師大生物系)就讀。在師院期間,他先以日文創作,再請同校史地系的林曙光譯成中文發表,其後開始嘗試跨越語言的障礙以中文來寫作。
五○年代為林亨泰創作生命成熟的時期,他在《現代詩》發表許多實驗性的詩作,1956年現代派成立時林亨泰是第一批「加盟者」之一,他以前衛的詩觀發表許多顛覆性的詩論與詩作。《現代詩》停刊後,林亨泰繼續參與《創世紀》所主導的「後期現代派運動」。
1964年笠詩社成立,林亨泰一方面保有現代派的前衛精神,一方面融入台灣本土精神。在此時林亨泰不但主編《笠》詩刊,並創作許多深富哲理與原創性的作品,如《非情之歌》組詩;寫下許多重要的詩論,如〈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為台灣詩壇留下豐碩的成果。七○年代時曾因慢性腎炎一度擱筆,至八○年代復出。獲獎紀錄有2004年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著作
詩集
日文《靈魂的產聲》(四○年代)
《長的咽喉》(五○年代)
《林亨泰詩集》(1984,時報)
《爪痕集》(1986)
《跨不過的歷史》(1990)
陳昌明編《台灣詩人選集9:林亨泰集》(2008,國立臺灣文學館)
《生命之詩――林亨泰中日文詩集》(2009,晨星)
詩論
《現代詩的基本精神》(1968)
《見者之言》(1993,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找尋現代詩的原點》(1994,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其他著作
《J‧S‧布魯那的教育理論》
《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法國馬洛著作翻譯)
《文學創作卷》1~3(1998,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文學論述卷》1~6(1998,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外國文學研究與翻譯卷》(1998,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創作觀點
一、林亨泰說自己是「不識時務」的詩人,當人們熱衷寫「豆腐干」體時,他卻寫「符號詩」;但當人們轉寫參差不齊的「現代詩」時,他反而寫起整齊的「豆腐干」。
二、林亨泰的詩是極端樸素化的典型,排斥一切修飾,少用形容詞或副詞。如果把他的詩任意擷取一句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讀者如果不把詩篇肢解,而是一整首看下來,就會發現他的詩是完整而有生命的。他說自己不是以文字所持的意義寫詩,而是以精神所具的秩序寫詩。
三、紀弦說他的作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講求節奏,一是根本否定節奏。前者的節奏不同於一般的抒情詩,因為內容很少是「情緒」的,多為「感覺」的;他的感覺來自觀察,從「靜觀」到「直覺」便是林亨泰的詩法。而後者以符號詩為主,比起文字的「意味」,符號的「型態」格外具備了美術性,符號詩既以訴諸視覺為目的,與聽覺有關的節奏自然可以不用注重了。
四、林亨泰認為「寫詩離不開象徵,而象徵卻是隱喻的手法造成的。可是這種隱喻的手法即使運用得再高超,也比不上符號的功能。詩裡的『象徵』,所能給予詩的也就是代數裡的『符號』所能給予『代數的』。再說得明白一點,所謂象徵也不過就是語言的『符號價值』之運用而已」。
五、他把自己的創作分為三期:「銀鈴會時期」(1945~1949)以日文寫作,滿懷社會改革理念;「現代詩時期」(1952~19646)提出主知的優越性和方法論的重要性;「笠詩社時期」(19646~)強調時代性與本土性,主張「現代」與「鄉土」並不衝突,相信「現代」的成果必能落實於「鄉土」上。
連結
參考網站: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8001.htm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家素描〉 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award-prize.asp?ser_no=38&Prize_year=2004&Prize_no=八&prize_file=Prize_Desc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