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林則徐禁煙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林則徐禁煙


教育Wiki

故事

清朝內部對鴉片的態度分維弛禁說和嚴禁說兩派。最後,嚴禁說獲得勝利。道光帝派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的身分赴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已停止貿易的強硬手段命令英國商交出鴉片,並要英商寫切結書,表示今後不再走私鴉片,否則物沒官,人正法。林則徐雖因此強迫英商今後不再走私鴉片,並交出鴉片兩萬箱,加以焚毀,卻引起了中英之間的衝突。英國貿易商認為林則徐以非法手段沒收他人所有物,對林則徐加以嚴厲批評。當然,這是中英間對「所有」權的觀念不同而致。後又因英國水手打死中國村民林維喜,引起了中英間的審判爭議。林則徐認為犯人在中國境內行兇,當以中國政府審理此案。英國方面則為句中國報復主義的律則,堅持犯人由英國領事或商務監督審理,不肯交出犯人。林則徐的觀點在國家主權上是站得住的;而英國方面只是想造成事實,已取得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其實英國此舉是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林則徐為了迫使英國商務監督交出犯人,下令全面停止對英國的交易。英國商務監督向本國求援。英國國會討論是否要對中國用兵,格拉德斯頓認為英國為了鴉片向中國發動戰爭,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可是,國會在各地商工會議的壓力下,決定向中國開戰。於是和中國爆發了鴉片戰爭,並簽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英文關鍵字:First Opium War 、Treaty of Nanking

出處

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239。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