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柯鐵虎
教育Wiki
臺灣早期抗日領袖之一,在雲林一帶從事抗日活動。與林少貓、簡大獅合稱「抗日三雄」。
目錄 |
柯鐵(~1900),雲林斗六人。身手強健,精於槍法。原只是大坪頂抗日隊員之一,由於在1896年大坪頂之役表現傑出,被人稱為「鐵虎」。之後追隨者越來越多,據大坪頂為根據地,並改稱「鐵國山」。
後來臺灣總督府改採懷柔政策,以承認柯鐵所開條件招撫,柯鐵不知有詐便答應。後來簡義下山歸降,眾人擁戴柯鐵為「鐵國山總統」,改元「天運」,向百姓徵收糧食並約定維護治安。明治29年(1896)總督府發動攻擊,柯鐵放棄鐵國山,逃往深山,次年往嘉義溫水溪(今嘉義中埔)依附黃國鎮。(註1,2)1989年,總督府開出三大條件招降柯鐵:
- 為自衛及維持治安,允許四大頭各保有三十人的部屬。
- 總督府每月發給四大頭各三十圓,部下一百二十人各十圓。
- 撤退駐鐵國山的日軍守備隊,把此地還給柯鐵。(註3)
但是談判還未談成,柯鐵就病死了。(同註1)柯鐵死後,鐵國山的統領由簡水壽繼任,不久遭到日方藉故消滅。
《重修臺灣省通志‧人物志》
雲林斗六人。有膂力,善鬥,尤精槍法。光緒二十二年(1896),日軍初至大坪,鐵以連發槍擊之,竟以一人走敵兵五百人。眾服其勇,號曰「鐵虎」。既而日軍集臺中、彰化、嘉義三處防軍,謀再犯。鐵出日軍所遺巨砲,置諸要隘,俟其來,擊之。又夜襲之,破其營,死敵甚多,由是日軍頗為所窘, 而無如其何。另一股義軍首領簡義率眾來會合,稱大坪頂為鐵國山。時日人兒玉源太郎任臺灣總督,或有獻策懷柔者,從之。乃紿柯鐵,許以畫界,允其自主言和, 鐵不知其詐,許之。後簡義下山,眾人擁柯鐵為「鐵國山總統」,改元「天運」。明治二十九年(1896)總督府發動攻擊,柯鐵放棄鐵國山,逃往深山,次年往 嘉義中埔依黃國鎮。1900年病卒。
《瀛海偕亡記》(節錄)
丙申四月,日軍聚眾復攻大坪頂。大坪民已徙入山內六里,曰部庭尾,山尤四面峭,中一道如線紋,旁則古樹喬松,參差蔽天,石纍纍,或圓或錯,怪鳥於林間。獸駃起人面。兵隊不能成行,輒尋有竹屋者焚之。屋則無人,前去嶔巇,不敢再上,循大坪左右麓而毀。
有柯鐵者,業制紙者也,年二十二,為制紙家削竹浸池,勤力作,不隨眾為非,身手健,喜獵獸,亦精槍法。時始娶婦,為儕輩調笑,與山人十數輩避兵山間。兵至爭走,柯鐵曰:『是可取也;君走,則槍與我乎』。眾付之,有槍十二桿,子彈十袋。於是放火樹下,猱入深叢間,登高望兵最多處,連發槍擊之。兵出不意,盡驚駭,疑中伏,槍亂鳴,且擊且走。柯鐵則復轉他路截之。兵見無人,復止搜山,而槍復至,至如雨,蓋柯鐵挾十三響槍一,七響者三,餘亦四、五響,每一發連至,如三、四十槍也。兵有傷者,有仆者,舁而行,山深日暮,不敢留。柯鐵一路截之,敵疑伏多,遂大奔。
先是日法嚴,搜軍器,民多埋之。及是取出,洗刷不工,柯鐵連放,已敝其八,惟十三響及七響者四桿不毀,柯鐵挾以追之。柯鐵徑道熟,年少趫捷,行林木間如飛,倏東倏西,其來閃屍,槍無定處,故能以一人獨驅敵五百餘人。軍裝糧秣悉委於路,懸尸荊棘間,有至腐者。由是柯鐵膽益壯,儕輩匪徒,群以此服之,遂有十數輩與聚,號之曰「鐵虎」。
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12四版),頁108。
註2. 臺灣記憶:柯鐵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xml_id0000008942
註3. 鐵國山的談判條件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22.htm
雲林人不可不知【抗日篇】-斗六、斗南、古坑、大埤 http://blog.yunlin.me/2011/09/16/yu-3/
鐵國山傳奇 http://www.ykes.ylc.edu.tw/home_story/kte.htm
維基百科:柯鐵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AF%E9%90%B5
臺灣文獻叢刊:瀛海偕亡記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