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桑代克的準備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桑代克的準備律


教育Wiki

桑代克的準備律

目錄

定義

準備律在桑代克的人的原始的本質一書中提出,可分為三部份,茲簡述如下:

1. 當行動單位準備行動,則該行動會產生滿意的結果。

2. 當行動單位準備行動,但不讓其行動,將會產生煩惱的結果。

3. 當行動單位不準備行動,卻強迫其行動,將會產生煩惱的結果。

在這裡提出的一些具有主觀性的名詞,令現代學習理論家深表憂慮,值得吾人注意。唯我們必須記住的是,桑代克的著作

是在行為主義運動以前完成的,而且,其所討論的很多事物,在他以前未曾有過有系統的分析。須予注意的是在桑代克的

著作中,出現一些主觀性的名詞有其重要性,但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舉例

例如,此地所指一個行動單位準備行動只是行動的準備性或目標的導向性。利用現今的術語,我們可重述桑代克的準備律

如下:

1. 當某人準備做某行動,讓他去做則感滿意。

2. 當某人準備做某行動,阻撓他去做,則感到煩惱。

3. 當某人不準備做某行動,卻強迫他去做,則產生煩惱。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這樣說,以目標導向的行為受到干擾會造成挫折,要求某些人去做自己所不願做的事,也會引起挫

折。

一些名詞,像「滿意」及「煩惱」的定義,採用如下的方式,可為多數的現代行為學家所接受:「對一件事情的滿意狀

態,意指動物不避免反而經常做些可獲得的和維持的事情。對一件事情感到不安或煩惱的狀態,係指動物共同要避免或放

棄的狀態。」這些滿意者及煩惱者的定義,在我們討論桑代克的整個過程中,須銘記於心。

關鍵字
中文: 桑代克的準備律
英文: Law of Readiness
參考書目
註1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頁75-76。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