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梅堯臣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梅堯臣


教育Wiki

生平

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聖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他生於農家,幼時家貧,酷愛讀書,16歲鄉試未取之後,由於家庭無力供他繼續攻讀再考,就跟隨叔父到河南洛陽謀得主簿一職,後又在孟縣、桐城縣連續擔任主簿職務。

在連任三縣主簿之後例升知縣,召試,賜進士出身,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稱。

梅堯臣入仕之後,曾胸懷大志,抱有遠大抱負,他原名「聖俞」,後改「堯臣」,意為立志要做個聖明君王的賢臣,然而他卻沒有遇到聖君。

50歲後,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後任授國子監直講,遷尚書屯田都官員外郎,故人稱「梅直講」、「梅都官」。

曾參與編撰《新唐書》。

文學風格

梅公雖然在位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大量的激動人心的詩篇。

在當時,他和蘇舜欽齊名,在詩壇上聲望很高,被稱為「蘇梅」,又和歐陽修是好朋友,都是詩歌革新運動的推動者,對宋詩起了巨大的影響並稱為「梅歐」。

他積極支持歐陽修的古文運動,他的詩作分為古淡與刻畫兩種,為當時人所推崇。

他的詩能夠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生活,風格平淡樸素,而又含蓄深刻。

梅公在公務之餘,還經常步出縣衙,流連於建德、東流、池州的青山綠水之間,寫了不少詠景詠物詠友的詩,

從梅堯臣在建德留下的百篇詩作中,我們可以看出梅堯臣的獨特風格,它平易而深刻,細膩而貼切,凝鍊而又有自由,新巧而又潑辣,

他在一向被抒情詩用慣了的短小形式里,能夠突破陳規,做到議論突出,談吐不凡。

在山水景物的描繪方面,也形成了刻劃個性、摹寫細節的特點,給人以新鮮細緻的感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