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森山大道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森山大道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1938年生於日本大阪,原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平面設計師,在照相館中偶然見到威廉.克萊因的成名大作《紐約紐約》,受到極大啟發;1961年決定轉赴東京,投靠細江英公門下從助理做起。三年後獨立發展。1968年首次出版攝影集《日本劇場寫真帖》,顯現藝術家風格的強烈印記;1969年在《Provoke》雜誌嶄露頭角,以模糊、晃動、高反差、粗粒子,成為森山風格的明顯標記,並在日本廣告界形成一股狂熱模仿風潮。70年代森山歷經自己生命中的整理期。作品風格轉而呈現失意、絕望,抑鬱黑色,就連盛放的櫻花,在森山的鏡頭下也變得晦暗淍零。甚至被評論家推測有自殺傾向。為擺脫陰霾,森山受日本設計大師橫尾忠則之邀,遠赴紐約,游移在異國城市之中。80年代,森山逐漸擺脫低迷,《光與影》(此一傳奇絕版品已由講談社於2009年4月重新出版)的出版,表現森山昂首直視景物的鮮明意志,使日本評論家驚艷不已。媒體並以斗大標題報導:「森山大道終於回來了!」90年代起,頻繁於日本海內外舉辦主題個展及大型回顧展,1999年舊金山當代藝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美國各城市巡迴展;2002年倫敦及紐約個展、2003法國卡地亞基金會大型回顧展;2004至2009年陸續在科隆、阿姆斯特丹、奧斯陸等城市受邀個展;在日本,單是近一年內,即已舉辦了近十場展覽。攝影集及文集陸續出版了數十本,包括《遠野物語》、《新宿》、《大阪》、《寫真對話集》、《凶區》、《另一個國度》、《森山。新宿。荒木》等。近年在日本一年約出版2-3本作品(包括再版)。

觀點

森山大道曾經說過,攝影並不是為了製造一張美麗的藝術作品,他認為街拍的樂趣在於無止境穿梭於街頭中,尋求某個事物精神上得突然邂逅,這個觀念或許可以從這段影片中看得出來,他幾乎沒有特定目標也沒有規劃的在城市中遊走,按下快門的對象包含各式各樣街道、動物、人,只要能保留住那瞬間的影像他也不害怕使用閃光燈,這跟許多強調美麗攝影作品的手法完全不同。常以黑白粗顆粒去表象影像的張力,這是他的手法或許某些人不喜歡,但也因為如此的手法,將觸動到他的精神邂逅更加凸顯出來,他又說:「我自己有沒有風格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自己的作品可以用三句話來說,就是自信、過度自信、盲目的自信」。森山大道有幾個關鍵詞:光線、記憶、挑釁、街道、憂鬱、歷史等等,這些其實也就是森山的攝影所要表達的情感(許悔之)以粗樸原始、強烈黑白照片風格,赤裸記錄城市人生風景;影像中的青春感性和活力,表現人內在強韌的生命力,感染力道十足,也因此他自嘲道:「把攝影從生命扣除,我就是糟老頭!」。

著作

《犬的記憶》《犬的時光》《犬的記憶-最後一章》《蜻蜓》《森山.新宿.荒木 》《凶區/Erotica》《日本劇場寫真帖》《光與影》《遠野物語》《新宿》《大阪》《寫真對話集》《另一個國度》

評價

被國際公認為是日本最具代表性攝影師之一,也是第一位在巴黎卡地亞藝術基金會舉辦個展的日本攝影師,被譽為「日本的布列松」。

責任編輯:10960212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