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楊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楊煉


教育Wiki

109602143中國詩人楊煉,祖籍山東,有四分之一的蒙古血統。1955年出生於瑞士,6歲時隨外交官父親回到北京,11歲時,經歷文化大革命,1974年高中畢業後,至北京昌平縣插隊,並於此時開始寫詩。1977年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創作室工作,1988年8月應澳洲文學委員會的邀請,前往澳洲擔任訪問學者。第二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便開始了流亡生涯,與作家妻子友友目前旅居英國。根據文學評論指出,楊煉作為主流作家的一員,曾使現代主義在中國引起了普遍性的爭議。

楊煉較為外界所熟知的作品有《禮魂》、《面具與鱷魚》、《無人稱》、《缺席》,以及《鬼話》等。其中《鬼話》一書,早在83年,台灣的出版便已向讀者介紹楊煉;現代詩出版社出版了楊煉的詩集《易》;出版《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的聯經出版社,也於同年出版了楊煉流亡海外以後的散文作品《鬼話》。

而作為詩人,面對詩的寫作,楊煉有自己的高度和堅持,他說:「詩的質量不是於『詞』的強度,而在於聚合複雜經驗的智力的高低;簡單的詩是不存在的(卻可以流行),只有從複雜提昇到單純的詩,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和對整體的沉思,使感覺包含了思想的最大縱深,也在最豐富的思想枝頭體現出像感覺一樣的多重可能性,層次的發掘越充分,思想的意向越豐富,整體綜合的程度越高,內部運動和外在寧靜間的張力越大,詩,就具有成為偉大作品的那些標誌」(《橄欖樹文學月刊》,〈幻象空間寫作〉,楊煉著);這番關於詩的深度思考,更可呈見作為詩人的楊煉,對於詩創作有著高度熱忱。

被喻為是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推手」的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在談論大陸詩歌70和80年代發展時,總也是不忘提到楊煉。因此,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效應之下,這位極有可能成為台北市首位藝術家的詩人楊煉,也成為台灣讀者所將矚目的人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