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楊逵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楊逵


教育Wiki

生平:

楊逵(1905-1985),本名楊貴,日據時代到戰後這段期間的台灣現代文學作家,人稱是台灣文壇「壓不扁的玫瑰」。從日據時期開始發表作品,到民國七十四年去世,一生寫作不輟,作品種類多元而豐富。青年時期參加日治時代農民運動,是文化運動的戰將,也是一位把農民、勞工運動的目標,經由文學作品去宣揚、討論的實用文學主義者,同時又是勇於將文學作品中的理想,在現實中去追求實踐的行動派作家。

寫作風格:

楊逵留學日本後,熱衷農民運動、社會運動,由於在台灣從事社運受挫折,又因小說作品〈送報伕〉得到東京文學評論小說獎第二獎的鼓勵,於是轉而投入文學。一生嘗試過許多類別的創作,舉凡詩歌、文學評論、隨筆、翻譯、小說、戲劇,甚而死後遺稿中發現有未發表的畫作、童話、諺語、相聲腳本、詞曲創作等,以現在流行的術語來說,是一謂「多元化」的作家。楊逵創辦編輯過多種雜誌,以〈台灣新文藝〉影響文壇最深遠。楊逵早期在日據時代的作品以日文寫作,大多以反帝制反壓迫為主題,有「普羅文學健將」的封號,風格激昂,以小說最為擅長。楊逵晚期因台灣光復後禁用日文,楊逵開始向女兒學國語,不久因二二八事件起草和平宣言入獄十二年,在獄中嘗試用中文發表創作,內容改以個人生活體驗為範圍,其中散文的成就最高。寫作特色:文筆寫實簡白質樸、充滿樂觀希望、創作類型多樣豐富、前期以小說最出色,後期以散文見長。

作品:

《壓不扁的玫瑰》、《送報伕》、《春光關不住》、《鵝媽媽出嫁》、《四季紅》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sh2es.tnc.edu.tw/~young/index.html


責任編輯:王上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