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測驗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標準化測驗
教育Wiki
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
在學校中所實施的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多為團體測驗。此類測驗依據編寫、設計的不同,可用以評量成就、興趣、能力等多面向。針對標準化測驗受試者分數之解釋,則通常需與常模(norm)比對。(註1)
目錄 |
測驗的標準化
1.分析目標、內容、各式相關測驗及專家建議,用以訂定測驗編制計畫。
2.依據測驗目標及計劃編制、修正測驗題目,為使測驗有效,須注重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vaildity)。
信度:測量行為的一致性或可重複性。
效度:精確、真實地測量研究者設定所需測量目標,設定研究時須確實考量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及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以確保其正確程度。
3.將編制的測驗,施測於一具規模之代表性樣本團體,此標準化之樣本需與未來目標測驗實施對象相近。
標準化測驗分數的意義
標準化測驗之結果通常須將受試者的原始分數(raw score)依據常模轉化為衍生分數(derived score)才可從中看出數據之意義。(註2)
標準化測驗的優缺點
(一)優點
1.測驗結果較為客觀.通常施測及評分皆需經過一定程序。
2.標準化測驗通常經較為嚴謹的計畫與編制,並建立測驗的信、效度資料。
3.標準化測驗可作個體內差異分析。
(二)缺點
1.當受試背景或特質與標準化樣本不符,此時測驗便不具意義。
2.當教學目標與測驗不相符時,測驗亦不適用。
3.假若未依照標準化程序實施測驗,則測驗的信度便降低。
參考書目
註1: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註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標準化測驗
英文關鍵字: standardized test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