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機構環境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機構環境


教育Wiki

目錄

機構環境

特性

機構環境被賦予以下的特性:有詳盡的規則與要求,個別的組織如果想要合法並接受支持的話,必須順從這些規定。在:
當代的社會中,環境要求(如:規範、價值與意識型態)在形式上是合法的,合理化主要來源為政府與專家。州或聯邦教
育機構想創造科層體制的安排,對於地方實務者提供有限的自主與集中化的自由,專業及其協會則比較傾向於更少的限制
與更多分權的結構,把地方最大的權限給予地方教育者。然而,無論那一種來源,組織順從這些機構規信念與意識型態,
都將得到酬賞。

迷思

事實上,合理化的迷思普遍的被用來討論機構及其環境,迷思存在於一些被廣泛使用的信念,但這些觀念在主觀上卻不
能被驗證。因為人們相信,迷思因此被變成合理化,當這些迷思被穿上科層形式或專業的規則時,就說明了達成某項目標
必須有的程序。合理化的迷思是來自於一些被假定為真或被視為達成目標理所當然的程序,例如:利用心理學的測驗及其
歸類系統把學生安置到特殊教育班級中,這項診斷途徑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提供了評估智力與情緒過程的程序,是一項合
理化的迷思,然而是否真的有此需要,抑或是此項程序的公平性以及正當性都有待商確。它們是一種迷思,因為要使用這
些途徑必須依賴專業協會、認證機構或補助機構的認可。
參考書目
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林明地、王如哲、王瑞塢、江芳盛、何宣甫、李安明、林純雯、張明輝、湯堯、黃宗
顯、簡玉敏、謝文豪、魏惠娟譯)(民92)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原著出版年:
2003年)。p.339~340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