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檔案學習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檔案學習


教育Wiki

目錄

前言

有一種很受歡迎的另類評量形式,它稱為檔案學習。這是指:老師長時間蒐集並評量學生的作業樣本。老師可以蒐集學生的作文、研究計畫、以及其他需運用高層次心智的作品,然後利用這些成品來評量學生進步的過程。比方說,許多老師要學生保留他們從草稿到成品的作文檔案、日誌、讀書報告、藝術作品、電腦印出的文件、或顯示學生在問題解決上之發展情形的報告。越來越普遍的做法是將學習檔案保留在電腦中,以補充書面文件檔。

實際情況

  當老師為了向家長報告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或因其他校內的目的而需評鑑學生時,檔案評量很有用。學習檔案可以和前後一致而公開的評分尺規一併使用,這樣做可以很有說服力的向家長和學生本人提供學習進步的情形。不過,有些教育改革者也主張,考核學校績效時也可部分根據檔案評量的結果。這種用法較有爭議性(Herbert, 1998; Taylor, 1994),因為學生的作品頗受老師或同學輸入(input)的影響。同樣地,有證據顯示,學習檔案評量的信度非常令人失望。不同的評分者對同一份學習檔案可能會有非常不同的評分(Cheung, 1995; Herman & Winters, 1994; Koretz, Stecher, & Deibert, 1993)。不過,檔案評量可以和其他結構性情境下實施的評量合併使用。而多種評量合併使用的話,就可能會有足夠的信度和效度。有些州目前就在實行此種合併評量系統。


關鍵字
中文: 檔案學習
英文: Portfolio Assessment
參考書目

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175。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