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歐姆定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歐姆定律


教育Wiki

目錄

歐姆定律(註1)
1. 流過電導體的電流量視導體的電阻和它兩端的電位差(或電壓)而定。電阻增加時電流減小,但當電流增加時,電流也會增加。
2. 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所發現的(發現電路中的電流與跨越此電路所施加的電壓成正比;與電路中的電阻成反比)

歐姆定律的計算

電壓(以伏特為單位)/電流(以安培為單位)=電阻 (註1)
電壓:只對電荷的壓強,促使電子在電線的兩端之間移動。(註2)
電流:指電荷的流動。1安培的電流是每秒中流過1庫倫的電荷(庫倫為電荷的單位,1庫倫=624萬兆個電子所含的電荷) (註2)
電阻:由電壓源供應的電壓,決定流過電路中的電流量,同時指導體對電荷流動產生的阻力。(註2)
因此在一個電阻不變的電路中,電流與電壓成正比。這意思是說如果有三倍的電壓,就會產生三倍的電流,電流越大,電壓也越大。但是如果將電路中的電阻加倍,電流就會比原本的減少。電阻越大,電流越小。(註2)

日常生活應用(註2)

1.一盞電燈所用的電線,電阻小於1歐姆。
2.一個普通的電燈泡,電組為100歐姆。
3.熨斗及烤麵包機,電阻約為15-20歐姆。
4.我們身體中的電阻隨環境差異而變化甚大,可以小至100歐姆(如果全身浸泡在鹽水中),也可大至500000歐姆(如果全身皮膚非常乾燥)。

電阻器

在一些家品中,用以調節電流的電路元件稱為電阻器,它的電阻值可以是幾歐姆,也可以大到幾百萬歐姆。(註2)

參考書目

註1: 新世紀科學學習百科,內爾阿德利著,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5。
註2:觀念物理V,電磁學.核物理,休伊特著,陳可崗譯,第一版,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台北縣三重市,大和圖書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200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