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歐洲的革命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歐洲的革命


教育Wiki

目錄

起源

1848年,歐洲許多國家發生了重大的革命運動。造成這些革命運動的原因,起於西元1846年的經濟危機及民族意識的覺醒

經過

在改革份子中,大多數是社會主義者,他們要求更多的自由及公正。革命首先在巴黎爆發,巴黎人民起身反抗路易腓力建立的第二共和。接著是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首相被迫下台,並激勵捷克及匈牙利人民揭竿而起。以39個邦國組成的德意志聯邦,各族人民為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奮鬥。分裂為數個王國的義大利,人民也極欲脫離奧地利的統治,希望成為獨立國家。這整個潮流被稱為人民的春天。然而在6到8個月之內,各地的革命運動皆被鎮壓了,民族運動也被摧毀,用軍隊對抗革命者,導致數以萬計的人喪生。

全新的歐洲

雖然革命運動被鎮壓,但人民也贏得了一些重要的權利。在奧地利,法蘭西.約瑟夫二世廢除封建領主的特權;在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自西元1855年來便採取一些重大改革:如西元1861年廢除奴隸制;致力國家工業化發展,並將版圖自黑海擴展至西伯利亞。在法國,拿破崙一世的姪子拿破崙三世,在西元1852年建立了第二帝國。在義大利,薩丁尼亞王伊曼紐二世和首相加富爾,受到拿破崙三世的幫助,在西元1859年擊潰奧地利軍,實現了義大利一部分地區統一的夢想。西元1860年,共和黨員加里波底率千人軍渡海征戰西西哩,大獲全勝,接著又生父義大利南部,基本完成義大利的統一。隔年1861年,義大利王國正式成立。在德意志聯邦中,普魯士王國首相俾斯麥統籌國家統一運動,先後與奧國和法國展開激戰;西元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西元1870年的普法戰爭,均獲得勝利。德意志帝國於西元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正式成立。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法蘭西.約瑟夫二世、亞歷山大二世、拿破崙三世、薩丁尼亞、俾斯麥

英文關鍵字:Josef II 、Alexander II of Russia、Napoleon III、Sardegna 、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

出處

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74~75。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