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毽子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毽子


教育Wiki

毽子,即毽球,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遊戲器具。踢毽子是在中國古代和現代較為盛行的一種遊戲。古代文人也稱為「燕子」,並有詩句「踢碎香風拋玉燕」的描述。 」

目錄

歷史

中國的毽球運動歷史久源。相傳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們就有一種邊跳邊踢的舞蹈,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雛形。1913年山東濟甯喻北屯城南張村一個東漢墓中出土了23塊石畫,上繪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們動作和諧舒展、瀟灑自然。

益處

這項運動可以調節腦、眼、神經系統的配合與協調能力,可以活動四肢、腰、頸等處關節,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

動作

踢毽子的動作通常有左右對稱的兩套踢:即足內腳面向內中線抬起踢毽子掰:足外側腳面向側身抬起踢毽子抬:屈膝抬腿,腳面正向上踢蹶:直膝用腳面踢跨:一腿從落下毽子上方跨過,另一足內側踢毽子:一腿躍起屈跪收起,另一腿在其下足內側踢 (這個動作叫什麼忘了)跪:用膝蓋踢打:動作似跨,但非踢腿不跨,只是踢腿於身後內足面踢毽子

外部鏈結

相關閩南語 毽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