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洪水監測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洪水監測


教育Wiki

洪水監測(Flood Forecast System;Flood Monitor)

洪水通常是以其氾濫的深度來做測量。每條河流其氾濫的深度是與其流速與河道的容量有關,海岸洪水的氾濫深度則是與氣壓、風的強度與沿岸的結構有關。


測量不同地區的洪水規模,是以週期性為基準作比較。此週期間隔是指超過一設定值的洪水的平均發生時間而言。

例如:在五十年內有五次洪水期每秒流量超過28立方公尺,這樣的洪水規模,我們稱它為十年的間隔週期。另一種比較洪水的方式是以它在一年中發生洪水的機率做標準,如上例一個洪水其週期間隔是十年,我們可以說它在任何一年內有10%的洪水可能發生機率。


預測的方法:對中型和大型河流而言,藉由對這流域水文學的知識,可將降雨量的資料,轉換成排水量的資料,然後再藉由河道中水流量的特性,可將排水量的資料轉換為河流的最高水位圖。經由這些步驟,可知要做正確的預測,是要靠足夠的降雨量資料。

颱風與洪水期間,利用雨量站、水位站、氣象雷達觀測站或雨量雷達,即時蒐集各雨量與水位等資料,以提供災害預警與水情預報。其中洪水預報專用的雨量雷達,具有如下功能:觀測範圍可涵蓋整個流域;豪雨時電波訊號不易衰減、可連續觀測;輸出資料有短時間、長時間及累積總雨量之分,平均5分鐘即可更新資料,精確度可達1mm/hr,且可計算0~250 mm/hr間之降雨強度,最後將觀測資料數位化。洪水監測之範圍包括上游邊界、主要支流流域之水位、流量掌控以及下游河口感潮狀況。

出處:1.大美百科全書NO:11,台北:光復書局。2..防災e學院 http://hazard-edu.nchc.org.tw/pdf/flood_doc/018_5_007.pdf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