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洋環境保育的價值觀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海洋環境保育的價值觀


教育Wiki

海洋環境保育的價值觀

有關「環境保護」的議題,從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或環境哲學(environmental philosophy)的觀點來看, 可以進一步推衍到海洋環境保育的議題上,歸納出三種不同的思維主軸或價值傾向:第一、從人類需求出發,可以視為一種「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的海洋思維;第二、從系統互動出發,可以視為一種「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sm)的海洋思維;第三、從尊重生命出發,可以視為一種「生物中心主義」(biocentrism)的海洋思維。

目錄

一、利人類的思維傾向

1.自我中心觀

持自我中心觀者,強調保護海洋才能夠讓自己獲得更舒適、更豐富的生活品質。所以參加淨灘活動乃是因為自己常到海灘,希望為自己保留一個潔淨的地方,可以很舒適而愉悅地接近海洋、欣賞海洋。


2.社會利益觀

持社會利益觀者,強調保護海洋才能夠讓社會大眾擁有更舒適、更豐富的生活品質。所以參加淨灘活動乃是為了讓未來的子孫擁有一片更勁的海灘,在這觀點下,不管是在哪一個地方的淨灘活動,都將吸引他前去參與。

二、利生物的思維傾向

1.生物生存觀

持生物生存觀者,強調保護海洋才能夠讓海洋生物自由自在生存在屬於牠自己環境中。這是從生物平等的角度出發,認為人類與其他生物都擁有生存在地球的基本權利,所以不應該因為人類的自私而破壞生物環境,所以參加淨灘活動只是在維護這種生物的基本生存權而已。


2.生態平衡觀

持生態平衡觀者,從系統環境的關連性出發,認為陸地與海洋息息相關,每一種生物之間也息息相關,因為彼此適切的互動,才能夠讓生態系統與人類環境永續生存與運作下去,所以保護海洋是永續生存的基本條件。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環境倫理學、環境哲學、人類中心主義、生態中心主義、生物中心主義

英文關鍵字: environmental ethics、environmental philosophy、anthropocentrism、ecocentrism、biocentrism

參考資料

吳靖國著。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2009年1月,頁234-236,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