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洋的內涵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海洋的內涵


教育Wiki

海洋內涵

「海洋」的英文通常使用「ocean」與「marine」。「ocean」主要有三種意涵:第一、涵蓋大部分的地球表面或環繞在陸地的連續鹽分水體;第二、地理上被區隔開來的水體範圍;第三、很大面積的海。故「ocean」一詞通常指的是具體的、自然的海洋。而「marine」一詞就其名詞而言,它的意涵涉及船舶之總稱(客貨船、商船隊)、航海(海運)業、艦隊、船隻、水兵、海軍…等,其所指的是人們與海洋互動而產生的各種事物。

由此可指掌握「海洋」的意涵包含了’兩個主要面向:一是指自然之物,另一是指人為的事物。也就是說,「海洋」不只是指稱自然存在的海洋,而且也包含人們與自然存在的海洋互動之後,所衍生出的各種海洋事物及事務。

有關「自然界中存在的海洋」,如海水、海浪、海魚、海藻、海島、海鳥…等,這些屬於「自然海洋」的範疇,人們透過自然科學研究的途徑來認識它。在「人們意識中存在的海洋」乃是人們與自然海洋互動之後,存留在人們心中的海洋,是經由個人經驗後的主觀認定,它存在於人們意識中,故稱為「意識海洋」。

歸納出,「自然海洋」與「意識海洋」之間的兩個重要區分:

第一、 要認識「自然海洋」必須透過自然科學的探究,通常是對它進行有關成分、構造、組成…等方面的分析;但要理解「意識海洋」則必須透過人際溝通,通常是要掌握人們對海洋所賦予的意義。

第二、 在教育成面上,「自然海洋」所形成的是有關海洋知識的結構,例如海洋資源、海洋生態…等,如果人們不與自然海洋接觸,它不會成為人們思維的對象;而「意識海洋」所形成的是對海洋的體整感受。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海洋、自然、意識

英文關鍵字: ocean& marine、Natural、Awareness

參考資料

吳靖國著。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2009年1月出版,頁1-3,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