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涂爾幹
教育Wiki
目錄 |
(1) 教育即是一個社會化的歷程。教育是年長一代和年輕一代的互動中,年長一代對年輕一代所施的影響。只有成年人施於年輕人的影響力,才是我們所應關切的「教育」。此外教育不該取決於生長條件或環境而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2) 社會之中,有多種不同的環境,就有多種不同的教育。教育可能因階級而有不同,也可能因地域而有不同。在道德良心上,教育不該如此,不該取決於出身,職業的分化亦會產生不同的教育。當孩童到了某個年齡,要為其所需履行的功能從事準備時,教育便不再人人相同。「想要找到絕對同質而均等的教育,只有回到史前社會,因其結構尚未分化。」但不論教育如何分化,仍有其共同的基礎。每一群人,都有某些觀念、情感、實踐,得一視同仁地教給所有不同社會屬性的兒童。(3)教育即引導人走向道德及社會生活。
(1) 教導兒童整個社會認為所屬成員不可或缺的某些生理與心理狀態。(2) 特定社群(如階級、家庭、專業)認為所屬成員共同必備的某些生理與心理狀態。教育的目的,便是在我們身上建構社會我,在人的身上創造一個新我,一個社會我。此一創造性,是人類教育獨享的特權。
國家應該積極地辦理教育,因為教育具有集體功能,使孩子適應社會環境,如此一來社會扮演的角色就相當重要。國家必須時時提醒教師必須對孩子授予什麼的觀念和情感,因此教育不能完全交給私人支配,但國家並不壟斷教育。
教育是根據小孩的本能(稟性)進行施教;此外教師或家長本身必須執行「好」示範,以免在小孩身上留下不好的影響。對兒童甚至對成年人來說,「責任感」能激發人的卓越才能。自尊本身就是這個意思。因為由於獎罰的影響,人必須首先具有尊嚴感,而後才具有責任感。但兒童只有透過教師和父母才知道自己的責任,他們只能透過教師言語和行動所體現出來的態度來了解什麼是責任。因此,對兒童而言,責任是具體化的和人格化的。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