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溝通教學法
教育Wiki
目錄 |
溝通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簡稱CLT)為英語十大教學法之一,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從課程的設計到教材內容的選擇以及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的特質、需求、和興趣為主要依據(施玉惠,2001)。此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從自然的情境、活動中進行口語的溝通來學習英語,將語言視為教室中的溝通工具而非學習目標,讓學習英語不在是為了成績而學習,而是為了開口溝通而學習。溝通教學法特別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 而溝通教學至少應包括文法結構的正確性, 及用語的合宜性才能達成溝通教學的功能(陳淳麗,民87)。(引自徐美雯,民96)
歷史背景與內涵
早年的教學法承襲傳統觀念,是以文法結構為導向,其共通性就是教學單元依文法結構的複雜性和難易度來訂定。例如教學單元先安排動詞現在簡單式的幾種用法(如:直述句、疑問句、否定句、祈使句),再進到現在進行式,過去簡單式、未來簡單式等循序漸進;一次只學一種句型結構,學會了以後再學下一個單元。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習者能有系統的掌握句型結構及字彙,進而達到能創造出各種合乎文法的句子。此法最大的缺點是過分重視語言形式的習得,忽略語言的溝通功能以及語言使用的環境,以致於學生空有滿腹語言知識,卻無法應付現實生活溝通(施玉惠,民90)。
1960年代語言學界最重要的論述之一就是瓊姆斯基(Chomsky, 1965)的「文章語法構成形式理論」(Aspects of Theory of Syntax)。瓊姆斯基所提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而非語言結構的熟練度(mastery of structures),其主要論點是人類擁有「與生俱來」語言系統的知識,包括文法、字彙及組合正確句子的能力(林素娥,民89)。這讓英國的語言學家們對於語言教學所要培養的能力有了更豐富的看法,並開始質疑結構主義者或是只注意變形語法者,如Chomsky。此時的學者認為語言教學的重心應該擺在建立學生的「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上,而非只注重語法結構的訓練。
美國語言學家們也表示,語言的獨特性與多變性不是用幾個結構性的理論就能籠統概括的。正巧,歐陸的語言學家們所提出的觀點也與英美兩國對語言教學理論所產生的思潮互相輝映,也就是語言教學的課程內容應該以語言學習者之溝通需求與能力為主。於是溝通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在英、美、歐陸三方教學理論的激盪下誕生了。(引自王玉梅,91)
教學特色
- 利用實務教學,例如:以報紙、雜誌充當教材。
- 強調語文瞭解之後才創造,即先聽、說,再讀、寫。
- 鼓勵在課堂上用英語來做溝通、交流。
- 利用遊戲的方式提高學習的意願和興趣。
-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 重視語意表達的流暢度,不用擔心犯錯。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溝通式教學法
英文關鍵字: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參考資料
王玉梅(民91)。溝通教學法對國中資源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林素娥(民89)。何謂溝通式教學?英語教學,3(24),29-33。
徐美雯(民96)。探討溝通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玉惠(民90)。溝通式教學法:針對九年一貫英語新課程。英語教學,3(25),5-21。
陳淳麗(民87)。適用於國小英語教學的教學法。國民教育,1(20),6-12。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