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教育的重要性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營養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Wiki
國民的營養狀況可以反映國家的活力,兒童的身心健康更是奠定國家競爭力的基石,台灣近十年來生活富裕,但是對於國民飲食營養知識卻不如其他相同國民所得的國家。國民營養知識的取得大都是從媒體、網路、營養傳銷公司等非營養專業管道得來,因此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造成國人飲食影養的偏差;目前幼兒仍有鈣質、維生素B缺乏及奶類食物攝取不足的問題,且在食品廣告行銷下,常誤將高油、高糖的零食當點心、含糖飲料當水喝,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另一個在健康上的嚴重問題是我國校園中目前約有六十萬個「過胖兒」,學生中體重過重及體能過差的情況居多,我國學生的體適能在亞洲地區僅勝於香港而落後其他國家。由歐美等先進國家之發展經驗得知,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若未積極改善,再加上缺乏正確之飲食營養知識,則過胖、心血管疾病等罹患率勢必升高。
一、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石:幼兒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是2~5歲,而6歲前所養成的飲食型態會延續至成年,故健康教育課程必須從幼兒園所開始,並涵蓋生理、心理、情緒及社會的健康等層面(Allensworth)。實施營養教育從幼兒園所開始效果最好,因為學校教育是最有計畫、系統及效果,從小建立的營養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終生享用不盡。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營養教育、層面
英文關鍵字: FOOD-SCIENCE、Allensworth
參考資料:
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 2007年8月,頁8-5~8-6,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