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物理環境經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物理環境經營


教育Wiki

物理環境經營(Phys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目錄

定義

學生於學校中的學習主要是在班級環境中進行,因而班級物理環境的經營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事實上,近幾年來有關大腦科學的研究已經明確地指出,環境對於大腦所產生的影響,是會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持續發生,而良好的環境則有助於增加突觸的連結,使其在社會互動、情緒智慧、以及認知發展上,有更佳的表現和進(Blakemore& Frith, 2005)。

內容說明

一個規劃得宜,具有高度吸引力,同時富含文化氣息的班級物理環境,可以提供正向多元的活動經驗,強化其神經元的連結,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造潛能、以及自我成長有相當大的助益。整體說來,班級物理環境的內容主要包括:照明、通風、音響設備和教學品的提供;學習中心的設計;教室的環境佈置;清潔用具的放置等要項(林素卿,2000)。而教師若能妥善安排班級的物理設備以及各項教學供應品,那麼對於學生而言,不但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其學習的專注度,亦能確保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實質發揮潛在課程的功效。而此種功效的發揮主要是奠基在環境設備的改善、時間運用的管理、教學資源的提供、以及參與結構的定型等條件上。至於如何有效率地經營班級的物理環境,教師可以考量採取以下的策略(Good & Brophy,1994;Woolfolk, 2006):

1.座位安排應該易於教師監督和掌控,儘量減少干擾,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
2.確保班級所有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師教學所呈現的一切作為和教材器具。
3.班級動線不應存有障礙,應該夠寬闊讓學生可以自由順暢地在教室內移動。
4.教學供應品及班級的器材設備應放置於教室周邊,使用時應分批排隊取用。
5.提高對學生需求的預測,讓教室及學生做好自行完成班級例行任務的準備。
6.利用巧思節省時間,如以顏色、標籤註明儲物櫃,並強調物歸原處的重要性。
7.擬定應變計畫來因應可能的突發狀況,如活動臨時停辦、天候不佳等因素。
8.提供乾淨便利的桌面空間並確保特定課程中工作區域的隱私性和安靜環境。
9.彈性靈活的教室規劃且能夠配合各類課程的需求,隨時變化教室空間安排。
10.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機會,同時讓他們嚐試各種新安排,再進行評估和改進。(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物理環境經營英文關鍵字:Phys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參考資料

註1高博銓。班級經營實踐與策略。課程與教育學刊,第25卷第四期,2008出版,頁87-88。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