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山佛甲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玉山佛甲草
教育Wiki
目錄 |
玉山佛甲草 Sedum morrisonense
基本資料
- 科別:景天科
- 別名:佛甲草、玉山景天
- 類型:多年生肉質草本
- 植株大小:8至20公分
- 生育環境:高海拔2500至3900山區向陽裸露地、高山草原、岩屑地
- 花期:6至10月
- 莖的特徵:單一或分支的直立莖,光滑或有細毛
- 根的特徵:主根系,根淺
- 葉的特徵:互生,根生葉呈叢生狀,具柄,漸向上則葉片越小,幾乎無柄;葉型為卵形至短圓形,鋸齒緣或全緣,葉背灰綠色
- 花朵著生位置:腋生,1至4朵頭狀花排列在短花梗上,形成繖房花序;苞片呈狹長形
- 類型:雌雄同株
- 顏色及大小:黃色花朵,花朵約1.2至1.5寬
- 花莖:由葉液伸出花莖
- 花被:外圍舌狀花(雌花);中央管狀花(兩性花),有萼片
- 柱頭:2裂,花柱長
- 子房:長卵形,1室,在花瓣以下
- 果實型態:圓柱型之瘦果,具冠毛,成熟呈黑褐色,大小約4至4.5釐米<註1>
- 適性:土質不拘,以通氣性良好的沙質土最佳。水分需求尚可,耐乾旱。
- 繁殖方法:乾插或播種都可生長。<註2>
觀賞特性
- 觀花、觀葉。生長於中高海拔之向陽地,全株矮小,黃色花瓣五片,葉深綠色、肥厚肉質,有如指甲形狀,故名為"佛甲"。
- 其莖葉儲存著許多水分,所以能在十分乾旱的地方生長,像岩石上的小縫、崩塌地等。
每年盛夏之際,會開出金黃亮麗的花團,將它立足的荒涼地區變得金碧輝煌。另葉片可敷治創傷,可取其敷在傷口上,相當有效。<註3>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玉山佛甲草
- 英文關鍵字:Sedum morrisonense
參考書目
- 註1: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32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
- 註2:台灣原生觀賞綠美化植物,中海拔178頁,沈競辰及曾彥學著,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06年6月出版。
- 註3:台灣原生觀賞植物,高海拔76頁,沈競辰,黃獻文,賴國祥著,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07年12月出版。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