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班級團體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班級團體


教育Wiki

班級團體(classroom group)

目錄

班級團體形成背景

近代各國教育日漸普及,教育內容越加複雜,必須根據經濟有效原則,將學校學生做適當的分組與分級,實施團體教學。學校裡決定這種分組分級的班級制因素可歸類為六點:

1.方便實施教學
依據學生年齡智力等條件,就其相同或類似的因素或特質,編製成班,方便教師進行課程設計,選擇教材,安排活動……。
2.配合師資素質
因應學校教師員額編制及專長特質,直接確定班級教學型態。
3.達成經濟效益
可能受學校場地設備等限制,學生編班分級都必須考慮相互呼應。
4.促進群體互動
學生在團體中能為團體盡心盡力,又能尋找自我的發展與表現。
5.發展興趣潛能
為兼顧個別差異的存在,因應個人的性向等條件,編制成班以發揮潛能。
6.特殊實驗研究
可因為教育活動的特殊條件,安排不同特殊班級(如實驗班級)。
班級團體編制的類型

影響學校制訂班級因素除上述外,各學校實際編班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歸納起來有三種:同質編制、異質編制、隨意編制。試以我國目前各級學校所常見的班級編制方式,列舉如下:

1.同質編制
(1)依教育目標分校分班者
(2)依學科性質分班分組者
(3)依學科能力分班分組者
(4)依男女性別分校分班者
(5)依志願選修分組分班者
(6)依智力、殘障分校分班者
(7)依宗教信仰分校分組者
2.異質編制
(1)依學區住處分校分班者
(2)依年齡、性別混合者
(3)依智力、學力混合者
(4)依教師專長混合者
(5)依常人、殘障混合者
3.特殊需求編制
(1)依教育目標者
(2)依教育實驗者
(3)依學校編制者
(4)依教學人數者
(5)依在校時間者
(6)依家長需求者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班級團體
英文關鍵字:classroom group
參考資料
吳清山、李錫津等人著。班級經營,2002年初版,頁242-245,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