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環境管理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班級環境管理
教育Wiki
目錄 |
定義
班級環境管理通稱為教學環境佈置,係將教室做適當的佈置,以發揮下列功能:
- 1.提供師生適宜的教學環境,增進教學氣氛。
- 2.提供良好的境教,以收潛移默化之效。
- 3.提供師生發表園地,以利觀摩學習。
原則
班級環境管理若要達成上述功能,至少須依下列原則進行:
- 1.富有教育性,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 2.易於更換,能配合教學內容隨時更換。
- 3.經濟實用,既能配合教學上的應用,又能不浪費。
- 4.師生合作,能使師生在共同參與中,產生一家的感覺。
- 5.富創意且生動,能永遠吸引學生的注意。
類別
一般分為兩部分,一為單元教學佈置,一為一般設備佈置。
1.單元教學佈置
配合教學內容所做的佈置,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亦可佈置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滿足學生成就感,並供學生相互觀摩學習。
2.一般設備佈置
通常包含班級圖書、教室牆壁及器材設備等三部分。
- (1)班級圖書
應設置班及書櫃,並存放必要之工具書、學生讀物、報章雜誌等。圖書應適時增購與更換,以趕上時代需要。亦可設置圖書股長負責管理。除訂定借書規則供學生遵循外,導師亦應有計畫的指導學生。
- (2)教室牆壁
一般以張貼公約、標語、圖畫為主。譬如在黑板或教室兩側張貼標語或座右銘,以配合生活教育的實施。或張貼生活公約、必要之班級公告級學生優良事蹟等。
- (3)器材設備
包括黑板、門窗、桌椅、架櫃等方面的佈置。黑板應保持整潔、不反光及高度適宜,以保護師生眼睛。門窗在適當時機開啟或關閉,務求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桌椅排列應動線順暢,便利師生教學互動。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班級環境管理
參考資料
- 註1謝文全/著。學校行政。2002年八版。頁117-118。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註2 張民杰/著。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2011年三版。頁42-65。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