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頸雉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環頸雉
教育Wiki
目錄 |
環頸雉 Phasianus colchicus
基本資料
- 分類:鶉雞目,雉科
- 別名:台灣雉、蹄雞、雉雞
- 體長大小:雄鳥身長八十公分,雌鳥六十公分;翼長約二十三至二十五公分
型態特徵
- 雄鳥 - 臉紅色,頭頂藍綠色帶褐色,後頭有羽冠;頸部有白色頸環,頸環上方大致為暗綠色而有光澤;頸環以下至背部、肩羽、胸、腹部為暗紅褐色,雜有黃褐色及黑色斑點;腰及尾上覆羽黃褐色,翼面淡灰褐色;灰褐色尾羽甚長,有暗褐色橫斑。
- 雌鳥 - 全身大致為淡黃褐色,背面密佈暗褐色斑點;尾羽略帶紅褐色,有暗褐色橫斑;腹面斑點較少,但胸側及腹側斑點較多; 嘴及腳皆為淡青灰色。
生態習性
- 為台灣特有亞種。棲息於平地至丘陵台地或開闊之溪床等草生地或耕作地,喜歡在乾燥的草叢中活動,以啄食昆蟲、嫩葉、種子及附近田地之穀類維生。<註1>
- 腳強健有力,善於奔走,飛行時雖然也很有力,但不能持久;清晨或黃昏時較容易遇見,夜晚在樹上棲息
-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註2>
面臨問題
- 原是低海拔地區的普遍留鳥,由於棲地遭到破壞與外來亞種的引進,目前只能夠確定在花蓮和平鄉仍然有台灣亞種的族群,其他地區如陽明山、大屯山、台南等地也都曾有過蹤跡,但多是外來種的野放個體,而這些外來種的個體常與台灣本土的亞種進行雜交,使得特有亞種的血脈逐漸消失。另外金門也有引入後野化的環頸雉。<註3>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環頸雉
- 英文關鍵字:Phasianus colchicus
參考書目
- 註1: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鳥類72頁,姚正得,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6年6月出版。
- 註2:自然生態保育系列叢書三,宜蘭縣鳥類資源36頁,張明財及林燕秋撰文,宜蘭縣政府1996年8月出版。
- 註3:鳥羽,台灣野鳥羽毛圖鑑148頁,郝偉廉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6年2月發行。
- 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7084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