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態農業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生態農業


教育Wiki

指主要或完全依靠生物生產的有機物來提高作物產量的耕作制度,源於傳統的有機農業。20世紀以前,世界各國都是以傳統的有機農業為主,產量一般都很低。進入20世紀後,隨著石油化工和機電工業興起所出現的無機農業(又稱“石油農業”),由於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及機電動力,大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產量,在世界各國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有機農業而佔據農業的主導地位。但是,使用化肥、農藥過量或不當,有可能造成土壤、大氣、水源和食品的污染等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一些學者主張不用化學農藥和化肥,強調農業應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中心。美國土壤學家W.A.阿伯奇特則於1971年提出“生態農業”的術語。其主張和內容與有機農業、生物農業、替代農業等相近。
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利用半數以上的耕地種植多年生牧草、養牛,實行農作物輪作,種植豆科作物,利用牲畜糞肥和含有礦物質的岩石,採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來保持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它在節約能源﹑保持水土﹑減少污染﹑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有較好效果。但由於生態農業主要依靠生物本身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進行生產,轉化效率較低,農作物產量降低。如果沒有大量土地或其他措施為農田提供有機肥料,很難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 中國已開始生態農業的研究和試驗,對生態農業的主張與國外學者不完全一樣﹐目前正在討論探索。
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利用系統工程法,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技術結合,順應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規劃出的農業生產體系,稱為生態農業。
此一名詞最初由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於1970年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M.Worthington明確訂定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之小型農業」。
其特點為統籌農、林、水、牧等業,使物質、能量得以多層次利用,進行良性循環,協調人口、資源和環境三者間的關係,不致因解決需求造成環境退化,達成經濟、生態和社會多方面的效益。例如:壟溝栽培技術,使坡地成為高產農地;「糧農-林果-草牧」型生態農業模式,結合了農牧、農果兩種型態;稻桿還田充做有機肥,提高土壤沃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實行還林還草,提高植被覆蓋率…等。這些農業由破壞生態環境的掠奪式經營,走向資源開發利用與資源保護相結合,是步向永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出處:1. http://edu2.wordpedia.com/Taipei_Cpedia/Content.asp?ID=75117&Query=12.中國農業生態環境網。3.中國農業地學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