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教育Wiki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有時又稱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在課程發展的歷史中,該理論堪稱最古老、影響範圍最廣。從早期斯賓塞的實質主義課程理論、赫爾巴特的主知主義課程理論,到20世紀上中葉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基本上都是立足學科知識本位來闡釋課程,推動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
  • 早期理論  
  1. 實質主義課程理論實質主義課程理論是19世紀以英國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其主要代表當屬斯賓塞。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而適應“完滿生活”需要的最有價值的知識是科學,因此課程就是由實用科學知識組成的。
  2. 主知主義課程理論赫爾巴特的課程理論以培養“善的意志”為根本目的,為實現這一目的,他認為課程應該以蘊含“客觀的文化遺產”的各門科學為基礎,以發展人的“多方面興趣”為中心。
  3. 比較從學科內容上看,斯賓塞的實質主義課程理論是以學生完滿生活為依據的,帶有一定的實用性或功利性,所以又被稱為“功利主義”課程理論。而赫爾巴特的課程理論是以人的心理為依據的,在課程設置上則強調人文和思辨。兩者都強調學校應該以學科教學為中心。
  • 20世紀上半葉,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的典型代表是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課程理論。
  1. 要素主義課程理論以巴格萊為代表的要素主義課程理論認為,在人類遺產中有“一種知識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變的文化要素,包括各種基本知識、各種技藝及傳統的態度、理想等。這些要素對青年一代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學校的課程設置要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以文化的共同要素為教學的基本內容,主張嚴格按照邏輯系統編寫教材,強調學習的系統性。
  2. 永恆主義課程理論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則認為,人的本質和理性是永恆的、同一的,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教育應以永恆的價值為基礎,追求“永恆的真理”,課程應以包含人類理性的永恆價值的古典名著為內容。
  3. 學科結構課程理論以布魯納為代表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則強調學科的基本結構,並以學科知識結構為課程中心。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題,它由三個部分組成:(1)組織結構,是指一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基本方式;(2)實質結構,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體系;(3)句法結構,指各門學科中收集數據、檢驗命題和對研究結構作出概括的方式。在課程設計上,布魯納側重以人類所積累的文化知識中最具有學術性的理論知識為標準,強調學科專家在課程設計中的主導地位。
  •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的三特點
  1. 學術傾向以學科知識或文化的發展作為課程目標的基本來源,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成為學科。課程則是把眾多學科,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起來,使學生能先後或同時學習各門科學。
  2. 高度系統化學科中心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有系統有計劃地學習各門學科,最終把握人類的文化遺產,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3. 專家取向知識中心課程的編制者一般都是科學家或學科專家,他們關心的主要是社會的需要(或者說是成年人的需要),是學生應當接受什麼。他們經常提出的問題是,哪些知識最有價值,應當把哪些最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而較少考慮學生願不願意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能,學生能不能接受這些知識和技能。

作為影響範圍最廣的一種課程理論,知識中心課程理論明確學科知識與課程的關係,強調學科知識在課程發展中的優先性,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知識中心課程有助於系統傳承人類文化遺產,有助於學習者獲得系統的文化知識,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

  • 知識中心課程的三缺陷
  1. 由於知識中心課程是以知識的邏輯體係為核心組織起來的,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
  2. 由於知識中心課程中的學科是按照各門學科的類別組織的,很容易把原本整體的知識割裂開來。
  3. 知識中心課程囿於對知識自身的關注,容易脫離現實社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