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識管理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知識管理


教育Wiki

目錄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為在組織內部創造、獲得以及移轉資訊與知識,以便有效調整企業行為並提昇組織績效的管理活動。「知識管理」活動與組織的學習環境很難加以區分;換言之,「知識管理」的目的乃在於塑造企業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而一個積極的組織學習情境,則可以提昇「知識管理」的效果。(張筱雯,2001)

知識管理之目的

(引自江美欣,2001)  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知識創造與知識累積與應用(卓秋季,民87),使知識產生新的生命與價值。從企業的觀點來看知識管理,微軟總裁Bill Gates則認為知識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組織智慧或企業智商,而企業智商的高低,取決於公司是否廣泛分享資訊,以及如何善用彼此的觀念成長(Gates,1999)。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企業在實行知識管理的目的大致包括以下幾點(劉文卿、馬芳資、張孟元,民88):

  1. 制定企業發展策略,運用網路技術以幫助企業發展及傳遞知識。
  2. 依照企業之知識管理策略,建立協助組織與組織間相關運作的合作團體。
  3. 透過知識管理機制,協助組織內部知識使用及發展。

知識管理的流程

(引自陳嘉陽,2012)

  1. 知識的取得:取得知識的途徑有內生與外取兩種。內生事由組織內部自行產生,主要靠自行研發。外取指由組織外面取得,方式包括收購、捐贈、交換、租用、合併等。例如組織間的策略聯盟用在機關學校裡,像姊妹校即可合作進行知識取得。
  2. 知識的整理儲存:知識的整理包括分類與儲存兩項工作。知識可分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隱性知識是個人經過長時間累積而獲得的心得,且未經文字或是語言表達出來的知識。顯性知識是經文字或是語言表達出來的知識,比較有結構而且明確,是可以觀察得到的。顯性知識的儲存通常採文件檔案與資料庫方式為之;隱性知識則透過知識地圖與故事題材方式為之。
  3. 知識的轉換:轉化包括兩方面,一是由抽象轉為具體,二是內隱與外顯互轉。要將資料依序提升為資訊、知識與智慧。
  4. 知識的擴散:讓組織的成員都能知道與學習到知識,分享知識的益處。擴散的方式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播、展覽會展示、課程教學、研討會與透過媒體的傳播等。團體學習或「師徒制」教學是相當有效的擴散方式之一。
  5. 知識的運用與創新:知識必須經過應用,才能考驗其有效性與真實性。因此在運用知識過程中,應不斷檢驗並檢討改進,以修正原有的知識,或創造出新知識。

知識管理的實施

  1. 遴用與培訓知識管理之人才
  2. 建立有利於知識管理的組織與制度
  3. 營造出知識管理的環境與文化
  4. 組織領導者要積極倡導與支持
  5. 善用各種科技資源

對教育行政的啟示

  1. 透過行政的力量形塑知識導向的組織文化
  2. 建構完整的知識分享途徑
  3. 全面尊重專業人才暨專業知識工作倫理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知識管理

英文關鍵字:Knowledge Management

參考資料

張筱雯(2001)。知識管理與員工滿意度之個案研究--以中央健保局南區分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江美欣(2001)。影響知識管理策略及其效益之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碩士論文。

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518-521。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