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區文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社區文化


教育Wiki

社區文化

目錄

前言

除了學校行人員、教師、學生文化之外,學校所處的社區也屬於學校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是社區的一份子,在進入學校之前,以長期受到社區文化的薰陶,因此入學後仍然帶著社區文化的觀點行事,因此社區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在進入學校之後,也以社區的價值觀影響著學校,並且身為社區一部分的學校,也染著社區人員的思維。(註2)

社區與學校

我國國民中小學的入學制度採取學區制(現今制度下的十二年國教,將把高中也納入其中),也就是說學生入學採取就近入學的方式進行分配,因此入學的學生多為同社區內的孩子,某些屬於特殊社區文化的區域,便會形成特殊的風氣,諸如公教地區、軍眷社區、商業社區、農村社區或是山地社區等等,這些社區性的風氣都唯有一定的特點存在,從而影響著學校的文化,如公教地區的學生,大多孩子可能也都是學校老師的家長,因此在教學上便會有教師彼此互相交流自己教育的觀點,或是在商業地區的學校,孩子多屬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就會明顯看出在才藝方面,或是課後輔導的部分會特別的重視,並且校風也會因此到家長會影響而有所變化。(註2)

本國現況

由於入學制採區學區就近入學的方式,因此造成社區較為富庶的地方,其學校容易成為所謂的明星學校,擁有較高教育知識的教師,在填選制度時,也較偏向填選市區的學校,造成學校人數分配的不均衡,已經有一定名氣的學校,家長會採區遷學區的方式,讓學生進入較遠的明星學校就讀,因此學校文化變成不只受到近社區的影響,一些社經背景較高的家長,因為偏向選擇同所學校,造成其文化受到家長本身性質的影響更深。(註1)

關鍵字
中文:社區文化
英文:community culture
參考書目
註1 陳奎熹(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頁88。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註2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頁155-156。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