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依附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社會依附


教育Wiki

目錄

社會依附

  社會依附係指嬰兒與母親或照顧者之間所建立的情感聯結,英國精神病學家包爾比(Bowlby,1958)首先運用這個名詞,來說明個人與親密伴侶間的強烈情感聯繫。就一般嬰兒而言,大約在6個月左右,便會明顯的表現出認識母親、想要主動接近母親、看到母親時特別高興,以大哭或發聲來引起母親的注意;母親離開時會產生焦慮、不安等行為,這些行為均屬社會依附行為的表現。人類依附關係形成的關鍵期在出生第一年,而好的依附行為,因為依附人物可能成「安全堡壘」,從這一個安全的地方開始,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去探險。(陳嘉陽,2012)

依附關係的發展

  Bowlby(1969)將嬰兒期依附分四個階段(李麗枝,2006):

  1. 依附前期(0~3個月):剛開始嬰兒似乎對任何人都有興趣,到2~3個月後,嬰兒才能借助於視覺、聽覺,以區分母親與他人的不同點。
  2. 依附醞釀期(3~6個月):嬰兒與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會形成一種獨特的關係。嬰兒較常與母親微笑並發出聲音,雖能接受陌生人,但已能清楚分辨母親是何人了。
  3. 清楚的依附期(6~12個月):藉著爬行、學步來探索週遭世界,這種挪動技巧,使得嬰兒能主動去尋找並親近母親。在此時期,嬰兒亦獲有物體或人物恆存的概念,也就是說,嬰兒能在某人不在時,也能將某人的樣貌記在腦海裡。嬰兒也學會經由哭泣與牙牙學語來引起母親的注意力,此刻母親的行為已被嬰兒希望陪伴在身旁的依賴及親密的需求所控制。當嬰兒與父母分離,嬰兒可能會呈現窘迫或哭泣的情況,這種反應稱之為分離窘迫(separationdistress),約在嬰兒九個月大時出現,其強度約在嬰兒週歲時達到頂點。分離會引起兩種不同的行為,有些情況,嬰兒與照顧者分開會引起依附行為,尤其是試著找到照顧者並想獲得親近時。另一種情況是,分離也會引起抗議、絕望或冷漠,這要視分離時間的長短和與照顧者的互動方式而定。其中分離的情境也會影響,若分離情境是嬰兒熟悉的地方,可能反應就不那麼強烈。
  4. 陌生人焦慮(strangeranxiety):指嬰兒對不熟悉的人所產生的一種憂慮感,此種焦慮在8~10個月時達最高峰,嬰兒對陌生人的反應,已讓我們了解到嬰兒在概念上,已能區分照顧者與他人之不同。他們在表現出對陌生人的拒絕方式和反應的強烈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嬰兒可能會緊緊摟住父母,不讓陌生人抱,或只是將視線由陌生人的臉孔上移開。影響這些反應的因素,包括母親距離嬰兒多遠,陌生人接近嬰兒的方式,以及母親對陌生人的反應;另外也包括嬰兒先前接觸該陌生人的經驗次數。
  5. 目標矯正的伴侶期:此時期嬰兒的認知、社會與情緒行為的交錯反應愈形複雜,嬰兒與照顧者的關係亦然。嬰兒開始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試圖影響依附對象的反應行為,可能會試著用假想母親反應的方式,來改變母親的回應或對待方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送嬰兒到保母家時,嬰兒會抗議性的哭泣,並抓住母親不放。因為嬰兒可能猜想,只要保母出現母親就會離開;而他也學習到,啼哭與抓住母親不放,可能會讓母親改變心意。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社會依附

英文關鍵字:social attachment

參考資料

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303-305。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李麗枝(2006)。嬰兒期依附關係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