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及溝通行為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社會及溝通行為


教育Wiki

Stephenson和Lin foot綜合各學者的發現指出,重度障礙者較為停留在「初始式命令(protoimperative)的階段」。Siegel-Causey 及Bash-inski也指出,大部分停留在意圖發展第一、二階段的多重障礙兒童,非常可能僅以「非符號是溝通行為」作為單獨或主要的溝通工具。此外,研究也指出智能障礙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其語用最早出現的形式是用動作,進而再以口語表達基本的意圖(引人注意、要求物品、尋求協助、要求活動等),障礙程度越嚴重,其能力的發展呈現越遲緩的現象。因此,多數重度障礙者將可能停留在無口語的動作溝通階段(前意圖期、意圖期與前符號期),雖然他們的溝通行為可能是有目地的,但是其溝通對象可能無法清楚地識別其溝通意圖。因此,這類學生的重要他人實有必要對其「行為樣式庫」中可能是非符號式溝通行為的部分加以識別回應。


1. 全身性的動作及肌肉張力的改變:

(1) 對於刺激的反應或是對於某事件的期待上展現出興奮。

(2) 對身體接觸表現出扭動或抗拒。

(3) 對於親柔的撫觸或聲音、突然的刺激、預備動作時,而有肌肉張力的改變。


2. 聲音:

(1) 以呼叫吸引或改變他人的注意。

(2) 以笑聲或咕咕叫回應愉悅刺激。

(3) 以哭聲回應不適。


3. 表情:

(1) 對於熟悉的人、事、物展現微笑。

(2) 對於不愉快或有出乎意料的感受時,表情怪異。


4. 方向定位

(1) 看著或朝向某人做追尋或直接注意。

(2) 逃視某人或某物體,已表示不感興趣或拒絕。

(3) 看向突然出現的熟悉或新奇的人、事、物。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初始式命令

英文關鍵字: protoimperative

參考資料:

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425-426,華書局有限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