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國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社會國


教育Wiki

社會國

對於「社會」一概念之的解釋可簡要分為三類。一為「市民社會的」,意謂國家對於社會負有一定責任,社會非絕對自治。其二為個人之「共同體概念」,意指個人對共同體及他人所負有的義務。最後從傳統歷史之政治性社會運動角度著眼,其強調社會國為扶助弱者,致力於個人之尊嚴及生存保障。而當中以第三種說法最具代表性。(註1)

社會國係指國家對於社會正義、公共措施及社會安全,透過制定規範、法院判決、收取稅捐及提供給付等方式對人民負責。

社會國的內涵

一、社會形成

現代社會國家具有權力同時也負擔義務,尤其在社會及經濟之領域中,其積極作為已促成社會形成。如國家一方面向人民收取租稅,另一方面則透過減稅或補助等作法直敘對整體經濟程序干預。

二、社會安定

社會安全係指國家必須保障人民之基本尊嚴,以此作為其生存之條件,減輕或是避免人民面臨經濟之困境。此指之社會安全包括對老年、疾病、殘障與失業者提供之社會保險;對社會生存最低保障的社會救助等。而當前的社會國實際上已由往昔的救濟國家態樣逐漸轉為保險國家。

三、社會正義

社會正義係指國家須努力調和因權力分配、貧富、教育程度、性別等差異所生之對立與矛盾,並竭力謀求社會平等的建立。而此指之國家的社會衡平任務,所涉及的範圍並非齊頭式平等,而是事實上存在之區別,針對機會平等而建立者。(註2)

參考書目

註1: 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

註2: 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

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7%A4%BE%E6%9C%83%E5%9C%8B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社會國

英文關鍵字:social stat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