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名稱:管理的理論
教育Wiki
目錄 |
1.科學管理學派
此一學派的基本構想是,首先須給工人以經濟刺激;如果物質報酬和工作努力有密切關係,工人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作出回應。重點在於通過操作上消除消費和避免低效率,以達到以最小的勞力獲得最大的產量。
依據Frederick、Winslow、Taylor的思想觀點在管理方面佔主導地位,其闡述的原則:
(1) 收集所有傳統知識,進行分類和製表,歸納成為規則、法令和公式,以幫助日常工作。
(2) 每一項工作都須定出科學方法,以代替單憑經驗的方法。
(3) 以科學方法挑選、訓練、教育工人。
2.古典學派
由法國發展的學派,意圖分析管理過程,確立概念管理,制定原則,依據原則提出管理理論。此學派將管理視為普遍過程,通常稱古典學派,有時稱「傳統」或「普通主義者」學派。古典學派之父是HrnriFaiol,他由上而下省視管理,闡述14項原則如後:
(1) 分工。
(2) 權力。
(3) 紀律。
(4) 統一指揮。
(5) 統一領導。
(6) 個人利益服從總體利益。
(7) 人員的報酬。
(8) 集權。
(9) 各級機構。
(10) 秩序。
(11) 公平。
(12) 工作人員任期的穩定性。
(13) 積極性。
(14) 團結精神。
3.系統學派
組織和系統學派強調理論應用到組織和系統的觀點,將行政管理(代表所有權觀點)和科學管理(運算範圍的工作研究)區別開來,因為行政管理和科學管理與組織和系統有關。
認為事情既然是由人管理的,所以管理研究就應當集中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將重點放在個人及正規組織內的非正規小組上;關注人和工作環境的結合。
此學派主要是將人作為生物人來研究,不是做工的個體。首先承認人的基本需要,一旦有人承認這些需要,就會樂於傾聽別人的建議和申訴,如此可提高士氣及生產。
中文關鍵字: 科學、人際關係
英文關鍵字: Science、Relationships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43-45,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